
“即地制造”常设展(金啤坊 D5栋-三层)
Making On Site Permanent Exhibition
展览宣言 Statement
啤酒厂历史文脉
// 空间即展览:改造策略 //
都市实践借由四项具体的空间改造策略,分别是:“基座整合” ,“水塔重塑” ,“功能插接” ,“流线重构” ,形成了此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第“零号作品”。

// 生产即城市:走向开源的创意城市 //
开源的策略
如何借助这个工业遗存载体,兼具其位于设计之都和硬件硅谷的优势,去探索深圳小规模、分布式制造的可能性,进而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以及由分布式创意网络构成的创意城市形态。由此,我们提出“即地制造 Making On Site”的改造与激活概念延续啤酒厂生产和创作的属性,邀请市民在这里共同创造、共享经验,让文化得以生产,创意能够落地。
展览结构 Exhibition Components
再造车间的展览结构
展览以原金威啤酒厂的老模型作为叙事的起点。展场设计概念借助工厂流水线的意向,从老工厂开始,经由300个啤酒瓶拼接而成的传送带及其呈现的四个改造策略(基座整合,水塔重塑,功能插接,流线重构)的“加工步骤”后,形成了最终的金啤坊艺术街区方案。
再造车间展厅



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德国生产线设备
金威啤酒建厂之初从德国引入先进水平的全套设备、优质菌种,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优质麦芽、上等大米和优质的啤酒花,淡爽独特的巴伐利亚风味,在当时的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高端配置。金威啤酒在德国传统酿造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产品具有独特的清醇,淡爽型风味。




// 1 基座整合 //

整合与凿空
“基座”成为展示工业建筑的舞台,顶部为室外展区串联各建筑,基座内部结合现状地下空间开挖一系列下沉庭院、通道与活动空间,创造出一条空间叙事主线,引导市民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基座整合”策略
材料与细节
基座的景观铺装采用预制混凝土块制作长条单块,根据错缝的角度,设计为2350x500x30mm的单体,错缝235mm来满足铺装的样式。混凝土中参入啤酒玻璃碎片以反映场地主题。
铺装设计细节
参入啤酒瓶玻璃的混凝土
铺装研究过程
// 2 水塔重塑 //
“水塔重塑”模型
右侧的橘红色模型展示了新建的A栋建筑内部的空间。都市实践在位于原啤酒厂南侧已拆除的工业水塔原址处设计了一个高塔(即A栋),并通过流线的组织和观景台的设置使其具有面向场地东侧老工业园区极佳的视野。使其具有观景价值的同时,成为啤酒厂新的精神象征。
90年代:水塔是工业生产生活的日常物件(图片来源网络)
原水塔图纸
左侧的灰色模型则展示了A栋建筑形态的设计过程。我们将室内外楼梯通过不同组合,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垂直空间体验,并通过灯光的设计营造夜晚氛围。
// 3 功能插接 //
“功能插接”模型:橘红色部分为工业遗存改造加建的空间


红色手工砖的最终效果(A栋)

对于B栋,我们通过“功能插接”的方式在三层加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钢结构盒子展厅。盒子外饰面做法采用泡沫铝板干挂的方式,金属质感的盒子与厚重的混凝土主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展厅墙面中展示了我们测试的不同开孔大小的泡沫铝样板。

B栋泡沫铝的最终效果

都市实践与大界合作,共同探索铸铝结构的可能性。经过反复的力学测试与节点构造测试,最终呈现出一个通透的云雾状的构筑物。当光线透过该构筑物时,其光影映照在池底形成波光粼粼的倒影,使人联想到它曾经作为啤酒厂曝气池的历史。此次展览展示了四种不同材质与构造方式的节点,以及一个1:1的结构单元模型。我们同时也通过延时摄影记录了这个构筑物从在地拼装到搭建的全过程。在左侧的墙壁上我们展示了原一期污水处理站 (C栋) 的图纸,进而帮助观众理解新建的构筑物与原工业遗存的空间关系。

C栋(原一期污水处理站)图纸
D栋的加建
D栋的原工厂的筒仓图纸有意布置在展厅的南侧墙面。通过展厅南侧的洞口,游客可以直接望向D栋的筒仓中庭广场。由此,将展览的空间延伸至真实的空间。D栋的筒仓图纸、真实的D栋管道、真实的D栋筒仓在展厅视角中相互渗透、融合,增加了展览的趣味与观展体验。
展厅洞口外的筒仓空间、管道与筒仓图纸共同构成了展览丰富的层次
// 4 流线重构 //

在对原工业遗存进行加固,并适当进行空间加建介入的基础上,都市实践对交通流线进行优化。除了加强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创造出一条贯穿南北空间叙事主线,也将新的流线引入工业设备的空间之中。
“流线重构”模型为凸显改造后的交通流线,采用透明的亚克力表现建筑体量,用橘红色的构建示意出交通流线的优化方案。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都市实践对于不同空间的介入手法。

如,对于D栋筒仓的改造。我们的策略是在改动最小化下的情况下,最大化工业遗存空间体验。一种改造方式是:对罐体进行结构加固,同时增加垂直交通体验;第二种改造方式是不改动结构,但在罐体上进行切割,游客可通过切口进入原发酵罐体内部空间。展览同时通过视频展示了筒仓拆除与改造的过程。高达18m的筒仓,从切割到吊装,整个过程都充满了跳脱日常的奇幻感受。
罐体切割、吊装等改造过程记录
// “加工”完成 //
经过上述四步“加工”流程,唤新的金啤坊艺术街区落成了!欢迎来金啤坊亲自体验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空间。
展览现场
还有制作精美的宣传卡片,留作纪念。
“再造车间”展览项目信息
主持建筑师:孟岩
UABB“即地制造”常设板块
▽“即地制造”展览结构及展场规划图



现场照片 ©UABB ©粤海置地 ©URBANUS都市实践 摄影:URBANUS都市实践、张超、胡康榆(直角建筑摄影)
编辑 / 王沁雪 审校 / 张云 校对 / 陈文赟
相关链接
都市实践 重新链接 URBANUS Reconnecting…
点击并关注都市实践微信公众号
Click and follow URBAN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