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鄙视链的角度来说,通常认为原酒进口是属于不入流的存在。
这是因为散装葡萄酒酒液通常是藤龄太短的葡萄,酿造出的品质不符合酒庄期待,干脆抹去姓氏,卖给他人以挽回自己损失的一种方式。大的酒商收购之后通常会合并同类项,进行二次筛选,然后再把这些酒流通到国际渠道,有全球买家进行“捡漏”
中国葡萄酒市场作为全球前三的消费市场,有雄厚的市场潜力,但因群众对葡萄酒的了解不多,在知识匮乏又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散装葡萄酒就成了理所应当的存在了,这时你可以把它看做是葡萄酒中的二锅头,嗯,反正不会是红星 牛栏山就是了。
山东烟台属于国内少有的葡萄酒产业链成熟的地方,同时靠海,运输成本低,在这种情况下,大批量葡萄酒很容易形成规模,这也是我们遇到原酒进口多数是在烟台的原因。
同时国标中对葡萄酒的标准比较宽泛,只是要求是百分之百的葡萄汁酿造而成的酒精性饮料就是葡萄酒,从法律角度来说,散装原酒罐装不违法!
只是业内吐槽的在于,他们劣币驱逐良币的做法很容易造成消费者对葡萄酒整体市场的唾弃,如果在行业兴盛的时候,这种混水捞鱼的做法藏于水中,业内更多是把原酒罐装售卖的葡萄酒当做反面的谈资话题。
而在寒冬之下,消费下沉的大背景下,这种情况就变得异常突出了。同时也把市场萧条的原罪归咎于原酒的头上,仿佛没有了原酒进口,市场就满血复活了?
酒商定制的OEM贴牌酒其实市场上流通的也不少吧,小红书上诸多看的到的看不到的波尔多大区 超级波尔多 可不是原酒进口,可他们的存在能给葡萄酒行业向上添光彩吗?
孟子告梁惠王 寡人之于国也中举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 败退五十步的进口OEM嘲笑败退一百步的烟台罐装……想想都感觉是十万个冷笑话。
烟台如果真要重整旗鼓,或许参考奥地利的做法,成立专家委员会,凡是罐装的葡萄酒都需要委员会品定之后,以烟台产区做信誉背书,重新赢得消费者以及行业者的信任。
就像娱乐圈舆论危机事件一样,发生了 焦点有了,如果能在危机的时候,化危为机,说不好这是一个可以证明烟台葡萄酒的机会#酒品见人品 #葡萄酒品酒笔记 #酒知识和文化 #烟台葡萄酒 #散装葡萄酒 #葡萄酒品酒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