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有问必答 #笔记灵感
清朝后期,我国的葡萄酒行业发展迎来了些许新的转折。除了国人自己生产,还有海外进口,由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酿酒工艺,在酿酒技术上更成熟。
1892年印尼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在山东烟台创办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引领中国葡萄酒走向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创办了第一家近代葡萄酒厂。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曾亲自到张裕公司参观考察,并题字写了“品重醴泉”四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然而清末民初,由于国力衰败,战火不断,人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满足,我国的葡萄酒发展进入了转折点,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业也颓废败落。
新中国成立后,张裕公司通过发酵试验,确定了5种红葡萄、3种白葡萄适合酿造干型葡萄酒,并创办张裕酿酒大学,系统开设“干红葡萄酒生产工艺”和“干白葡萄酒生产工艺”课程,为全国葡萄酒行业培养了酿酒人才。
此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期间,我国为了防风固沙和增加收入,在黄河故道地区大量种植葡萄,也就是今天的安徽萧县、河南兰考、民权等县,陆续建立了一批葡萄酒厂,在不同产区进行葡萄品种适应性试验、酒种开发与生产等工作,掀开了中国葡萄酒发展的新篇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葡萄酒消费一直成上升趋势,而生产端也逐渐形成特色产区的概念,并初步形成了八大产区,胶东半岛产区、昌黎-怀来产区、东北产区、宁夏产区、新疆产区、甘肃武威产区、西南产区和清徐产区。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该产区的规模、知名度和品质也逐渐得到了国际认可。
图二: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
图三:张裕葡萄酒厂烟台东山葡萄园
图四:我国葡萄酒主要产区分布(请横屏)
#微醺 #葡萄酒 #冷知识 #喝酒日常 #趣味历史知识 #历史那些事儿 #葡萄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