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人喝红酒了?
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和西方并不相同。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即是是交税也会是以相对固定的实物税为主,比如绢帛 粮食等,即是到了明清之后,人口大爆炸带来的是新作物的推广用来解决温饱问题,而非葡萄酒这种风花雪月的存在。以至于到了近代,爱国华侨张弼士建立张裕酒厂,开启中国葡萄酒近代工业化,也是从实业报国的角度来进行的。
到了近代的民国,战争天灾人祸频频,无法提供稳定的外在生产环境,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葡萄酒作为非粮食酒,可以缓解粮食压力,在新中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实现共产主义的标志之一在于是不是能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喝的到葡萄酒。这也带来一个结果就是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了自己的葡萄酒产业,比如现在说的黄河故道产区。 只是在那个阶段,国产的葡萄酒为了产量是允许半汁葡萄酒存在的,半汁葡萄酒是指葡萄酒中葡萄汁含量超过20%既可称之为葡萄酒,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小的时候,葡萄酒只有2-3°,甜甜的,喝不醉等印象。
一直到了2000年前后,中国加入WTO,国内相关法规与国际接轨,半汁葡萄酒取缔,葡萄酒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同时,允许外资投资中国葡萄酒产业,拉菲在山东投资成立 国产拉菲酒庄 珑岱酒庄。 法国第一大奢侈品集团酩悦轩尼诗集团在云南投资成立敖云酒庄以及宁夏的夏桐酒庄 等,外资热推动了??精品葡萄酒酒庄的出现,现在火热的贺兰山东麓产区以及云南香格里拉产区。一直到今天独立酿酒师的出现,使得中国葡萄酒产业短短二十多年走完了国外两百多年的剧情。
现在再说的是行业的发展但这里面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始至终,消费者是没有出现的,他们具体喜欢什么,有没有考虑的到?还是我们生产什么 推荐什么,消费者就需要喝什么(●.●)❓#干货分享 #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