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青花郎广告语中的“两大”应该如何解读?

     2019-04-02 10:10:42     468
 一般情况下,定位要做“第一”(第一是指行业首先提出的营销概念),“第一”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消费者出于保护自己,不被大量信息所淹没,同类型的产品往往只记住了“第一”。并且在大脑中,是可以找到无穷无尽的认可的首位。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一个杯子,你可以说它是高的,或者圆的,或者保温的……定位需要避开竞品,从其他的维度去谈自身的优势,并且这个优势要对消费者是有价值才行,这就是各种角度的“第一”。
 
那“第二”是怎么回事?
 
有时候,作为后来者,有比较大量需求的第一,可能已经被提前进入市场的品牌所占领了。这时候品牌想要快速上位,建议找到行业内影响力第一的品牌作为参照物,和他站在一起,成为“第二”,俗称“傍大腿”,就可以快速的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目光,并掠夺其他品牌的市场,成长为真正的“第二”。
 
但是,本质上这只是完成了初期的工作,品牌还是没有自己实质性的差异化,品牌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老大的手中,此时可以说是阶段性的存活下来了。想要成为和行业第一竞争的资本,就需要不断的壮大自己,等到有一定的体量之后,再找机会和老大竞争仅有的市场份额。
 
青花郎的营销战略“妙”在哪里?
 
青花郎显然是在傍大腿,如果想要学,至少满足下面的要求。
 
1、市场足够大
 
 
当市场足够大,关联老大成为“第二”,才有意义;反之市场很小,需求都被老大满足完了,那成为“第二”意义不大。
 
青花郎涉足的白酒行业在中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做为老大的茅台,市场份额还很小,大量的需求被其他白酒品牌所满足,青花郎敏锐的看到了这里的机会,成为老二也有广阔的市场,于是,就有了“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战略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青花郎抢的并非茅台的生意,而是挤压了其他品牌的市场。这其中的奥妙,值得营销人深思。
 
 
2、行业“老大”,市场地位相对稳固
 
第二点就是老大的地位相对稳固。据白酒行业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国酒”茅台的市值一度突破了10000亿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酒厂品牌,毋庸置疑无论是是知名度还是销量上来说,茅台目前就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且短时间内改变的可能性比较小。这样,吃瓜群众很明白青花郎想要关联的是谁,其品牌也就顺势进入了大家的心智,成为第二选择的可能性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青花郎宣传自己是两大酱香白酒之一,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酱香,只是为了更好的关联茅台,实质上是要占领”高端白酒“的第二,这个市场更大。
 
3、有一定资源
 
竞争机会已经看到了,并且市场很大。接下来就是要快速的去占领它,快速是关键词。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是无所谓的,哪个品牌来成为高端第二都是一样的。这块蛋糕谁先来就是谁的。
 
相信飞鹤在发动“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战略时,应该是战战兢兢的,为什么第一年就不计成本的投入数亿广告费用,要抢先抢到座位啊,否则,如果我们是伊利的品牌顾问,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需要有一定的资源,来加强传播,大家近期看到青花郎铺天盖地的广告就不足为奇了。
 
青花郎的营销还有下半场
 
如果大家深刻理解了以上的逻辑,就应该判断出青花郎还会有下半场。但是,下半场开赛的时间会来的比较晚。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