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周口人大”关注我们吧!
“2023年,项城市对31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涉及项目35个,总投资20.68亿元。2023年,项城市技改在库18个,投产完成3.28亿元,在库个数和投资完成数均居周口第1位。纳税100万元的94家企业中传统产业占66家,占比70.2%……”日前,在项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第十三次会议上,相关部门汇报了项城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项城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把建筑防水、皮革加工、机械铸造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连续5年列入年度工作监督要点,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走访重点包联企业等工作,打出监督组合拳,有力助推了本地传统产业更好地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人大担当作为。
强化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治自觉
传统产业是项城市制造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对推动当地经济增长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项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项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各级人大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工作人员中广泛开展学习贯彻、研讨交流活动,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围绕打造千亿工业创新高地目标,切实增强大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感、使命感。
“当前,我市优势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建筑防水、机械铸造、皮革加工等行业,具有企业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等特点。我们要加快传统产业链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精深加工能力,推动产业链向终端、高端环节延伸,实现传统产业链条重构,打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项城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赵志恒介绍,项城市委高度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
为此,项城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定位,全面加强对常委会工作的统筹谋划,积极做好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找准全市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切实做到市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同频共振。
强化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法治保障
目前,项城市正面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 ,未来产业培育的关键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主旋律。
为更好赋能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大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全力护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城市人大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开展企业调研、做优法治环境等多种方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法治保障。
2023年,项城市先后出台《项城市2023年度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方案》《项城市2023年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项城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相关意见》,对工业企业备案金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技改项目实施增值税部分先交后补的形式奖励给企业,从政策层面鼓励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
今年4月24日,项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第十三次会议,认真听取和审议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情况的报告,表决通过《项城市政府关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报告》《项城市人大常委会财工委关于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源源不断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人大力量。
强化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代表合力
传统产业门类多、体量大、市场广、产值高,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周口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