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曾是重庆“白酒之王”,年入10亿的诗仙太白,为什么一蹶不振?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5-03 09:12:52     31

亲爱的酒友们,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我们心中那瓶令人向往的诗仙太白。这瓶酒,不仅是一种美酒,更是一段传奇。从荣誉满载到陷入低谷,诗仙太白的历程,堪称是白酒界的一段传奇。1958年,它荣登国宴酒榜,这是对其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中国酿酒工艺的认可。之后,诗仙太白在四川省名酒评选中屡获殊荣,其地位不言而喻。1984年,更是获得国家商业部金爵奖,这是对其品牌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其历史积淀的一种肯定。

而2007年,诗仙太白销售额突破10亿元,成为了重庆地区的龙头白酒品牌,这是诗仙太白辉煌的巅峰之作。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尽管重庆酒类市场年营业额接近50亿元,但诗仙太白却逐渐黯然失色。在超过6万家酒类企业的激烈竞争中,诗仙太白的市场份额却不足10%,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自2012年至2017年,诗仙太白的销售额逐年下滑,资产负债状况堪忧,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究其原因,是因为战略的错误导致了市场地位的下滑。

战略错误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盲目扩张,导致基酒外购,质量和信誉受损,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质疑;其次是在本土市场混乱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巨额投资未能带来预期回报;另外,产品结构混乱,价格体系紊乱,经销商团队更是支离破碎,市场营销策略也不当。这一系列的失误,使得诗仙太白的竞争地位日益下滑,市场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所蚕食。

然而,即便是在低谷,也有希望的曙光。重庆市政府对泸州老窖支持诗仙太白的技术赋能,这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支持。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诗仙太白品牌的独立性和重庆本土性是不可动摇的。所以,重组后的诗仙太白,必须重新审视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以恢复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刻,我们应该怀揣信心,相信诗仙太白能够重振旗鼓,迎来新的辉煌。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