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葡萄酒里的「沉淀」,到底是怎么来的?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4-22 15:07:08     33

常喝葡萄酒的朋友一定会遇到这种场合:酒中出现了沉淀。不禁对酒质产生疑虑,也有人说红酒里面有沉淀物才是好酒。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究竟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

那这些沉淀是什么?为什么酒里会出现沉淀?出现沉淀的葡萄酒还可以喝吗?以及如何去除?在这篇文中小编将为你一一解答。

首先,别担心你喝到了变质商品,酒里有沉淀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葡萄酒中的沉淀物,是在葡萄酒生产酿造和保存的不同阶段自然产生的。

01

「沉淀」的来源

酿造过程产生的「沉淀」

葡萄酒在发酵的过程中,葡萄皮、葡萄梗、死去的酵母细胞、以及蛋白质等物质,可能会产生被称作“酒渣(Lees)”的沉淀物。

一般情况下,这些酒渣在发酵结束后就会被隔离,因此很少出现在最终装瓶的葡萄酒之中。

部分高品质的葡萄酒会利用酒渣,让酒液与酒糟多接触一段时间,处理得当的话可以增强葡萄酒的风味及口感的复杂度。葡萄酒转移到橡木桶或不锈钢桶时,酒渣会被完全隔离。即便如此,在将葡萄酒从发酵桶转移到橡木桶或是不锈钢桶之前,酒渣都会被彻底过滤。因此,最终出现在酒瓶里的酒渣非常罕见。

除非你手上的是一瓶香槟或是采用传统的香槟法酿制的起泡酒:采用香槟法酿制的起泡酒会在葡萄瓶中进行二次发酵,这个发酵过程有可能产生非常少量的酒渣。

这类沉淀物对葡萄酒的口味几乎没有负面的影响,即使发现了也可以忽略不计。

葡萄酒质量的象征「酒石酸盐」

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另一种叫做"酒石酸盐"的物质,由葡萄中的酒石酸(Tartaric Acid)发展而来。

由于酒石酸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葡萄果汁中的溶解度低,在酿造过程中,它会和钾进行结合生成酒石酸氢钾,这就是最终你观察到的晶体沉淀物。

凝结在橡木塞底部的晶体沉淀物——酒石酸盐

不过,现代的酿酒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通过低温控制和过滤把葡萄酒中绝大部分的酒石酸盐除去。不过,这些葡萄酒在装瓶之后,经过各种运输工具的折腾,假如运输途中温度又大幅降低,那么酒石酸盐很可能就会重出江湖。

我们都知道葡萄酒经过剧烈的温度波动,会极大地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因此,使用低温控制来去除酒石酸盐的方法并不适用于高品质的葡萄酒。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根据传统方法酿造的、价格比较昂贵的葡萄酒由于没有使用低温控制和过滤技术,反而更容易出现酒石酸盐。而且会被许多人看做是葡萄酒质量的象征。

陈年老酒出现的「酒渣」

大多数人见的酒渣,都属于长时间陈年后在酒瓶中出现的这类沉淀物。这类沉淀物的组成非常简单,主要由单宁以及长时间凝聚而成的色素构成。

这类沉淀物往往会让葡萄酒尝起来更加苦涩,影响口感,因此在将年代久远的红酒倒入酒杯之前,最好先将酒倒入醒酒器,防止沉淀物进入酒杯。

02

如何去除「酒渣」?

沉淀物对于饮用者的健康以及酒的味道都不会产生影响,但却会在饮用过程中有碍于葡萄酒的外观和口感,所以最好在光源下通过滗酒将沉淀祛除后再饮用:

步骤一:将酒瓶直立放置于清凉处,让杂质缓慢沉淀至瓶底,这个过程需要等待几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可能,最好提前一天就把要喝的老酒竖起来。

用很温和方式的开启瓶塞,在这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双片老酒开瓶器(又叫Ah-So开瓶器),免得老酒脆弱的塞子被普通开瓶器弄断。

可以准备一个带滤网的快速醒酒器(右一)

海马刀(左)Ah-So开瓶器(右)

步骤二:将酒从瓶中缓缓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通常是细口的醒酒器)里。由于少量沉淀都在瓶底,缓慢倾倒的时候,之前的酒液都是清澈的。

这个过程需要一只手拿醒酒器,一只手拿酒瓶,微微倾倒。放一盏LED台灯或是一支点着的蜡烛在酒瓶颈下方,凭借光源,如果你发现有沉淀随着酒液一起向外流出了,就停止倒酒。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