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酒之计 ‖ 中国酒的故事-3:中国酒业的三大不足
苑 利
凤凰网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是个好日子,群雄荟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造好酒的人来了,会喝好酒的人来了,不会喝好酒的,但是了解一点酒文化的我也来了。
那么,现在讲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酒业,现在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那么第一个问题,在我看来,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重产量、轻质量。现在我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强调它的产量有多高,但是质量的下滑人们没有注意,现在全照着品牌来,这是不可继续的,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像现在人参业的发展,人参越做越多,最后卖出了胡萝卜价。那么,如果我们也按照这个思路往前走,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自毁长城,这是第一个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过度的工业化。中国的美酒,它的制造技术是在历史上逐渐逐渐积累起来的。它有一套纯手工的酿造技术,但是现在我们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最后无形当中就把我们的传统给它弱化,而弱化的结果是什么?弱化的结果就是品质的下降。
那么,第三个,现在我们手工越来越少,那现在你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讲什么?它讲的就是纯手工,如果你纯手工越来越少,你机械化越来越多,那你作为传承人和传承单位,你就有问题了。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建议,我们这些酒厂要另搞一条纯手工的生产线,一方面我做高端的白酒,另外一方面就是做一条展线,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酒文化。这种做法,在国外非常常见,那么在国内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但是,绝多数企业还没有做起来,这个需要注意。
那么,今天的讲座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2023年1月14日
根据视频整理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主编: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
攻略
福利加载中
(点击上面这个超链接,即可查看详细信息)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全套共7本,48元/本
网购微信:huaxueluntan357
请加微信,告知书名、册数,以及姓名、电话、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