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传统不等于落后,创新不等于真理——中国酒业文化散论之四十一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4-10 11:13:55     28
传统意味着落后,创新意味着真理,这是这个时代许多人的共识。在白酒产业,许多知识精英主张创新创新再创新,又掌握着主要话语权,推动着白酒产业快速地向智能制造迈进。
这真的对吗?
这是一个不言创新便“羞于启齿”的时代。1840年以来的中国史就是创新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新覆盖、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每一个细胞,才有了今天强大之中国。创新成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滚滚洪流,一切的一切,都进入了这个洪流之中。“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慢了也是死”,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新”,是不需要思考、毋庸置疑的。因此,许多置身于创新之中的人,都忘记了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创新?
比如白酒生产的智能化。为什么要智能化?
宋书玉理事长前几年即指出,中国白酒进入了“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老酒”的时代。这就意味着,白酒产业进入了“数量已经过剩、品质压倒一切”的时代。如果智能化的结果,是更高效率、更多数量,未必是重要的;如果智能化能使白酒品质大幅提升,那这样的创新堪称“真理”。
宋理事长还有一句名言:“在把传统酿造工艺研究清楚之前,要慎言智能化。”这说明,白酒的创新,并非有一个新赛道,并无一条新路可走。传统酿造和智能制造一直在同一个赛道。如果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导向,智能制造就是方向;如果以“品质”为导向,传统酿造则“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传统酿造之所以没有被超越,是因为几千年来经过无数代酒人艰难摸索总结沉淀下来的“国宝工艺”,更因为坚守这些技艺的“国宝工匠”。没有工匠精神,传统酿造便无“品质优势”可言。中小企业如果能够长期坚守工匠精神,白酒就一定会诞生出全国驰名的、小而美的酒庄;名酒企业如果放弃了工匠精神,心中无信仰,手中无规矩,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传统酿造便不再有存在的价值。
中国白酒当前最为尴尬的一个现象,是以“千年传承古法酿造工艺”之宣传,卖“智能酿造”之酒。传统不等于落后,创新不等于真理,由此可见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笔者丝毫不反对创新,也无意于“逆潮流而动”,并坚信,创新是一切事物进步的源泉。笔者反对的是,为创新而创新,人言创新我亦言创新,不知道为什么要创新,不知道为谁而创新,不知道该怎么创新,随波逐流搞创新。
如果“随波逐流”,还是创新之本意吗?

主编:任志宏
副主编:张志刚
设计:张浩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