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立足资源禀赋,以产业发展带动增收引擎。按照“整镇推进、抓点示范、以强带弱”发展思路,规模布局“山上芋药、山中畜禽、山下蚕桑”特色主导产业,完成高标准桑园管护1200亩、魔芋管护1.38万亩,扩种2000亩、中药材管护1200亩,扩种800亩、肉鸡出栏6万只。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强村富民的突破口,将美丽院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灵活多样发展种养业,号召20户农户在庭院栽种兼具实用性、经济性、观赏性的林果品种,种植果树500余株,用好庙梁、红花坪、梧桐寺标准化蚕桑工厂,打造产业集群,提升发展质效,让人居环境“靓”起来,村民生活“富”起来。
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持续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专项行动,坚持开展“周一周四”大清扫活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农户庭院改善提升政策136户,绿化美化村道庭院100余处,打造示范节点7个;充分发挥“四支队伍”力量,召开专题会议、村组会、院坝会等50余场,制作宣传标识标牌8处,发放宣传彩页等1000余份,拆除残垣断壁7处,改造提升老旧房34户,改造卫生厕所25户,播撒花种子2500平方米,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积极建言献策,对整治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跟进宣传报道,构建学有榜样、比有标准、赶有目标的良好工作格局,真正形成和美乡村人人共建、优美环境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培育乡风文明,大力弘扬新风正气。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重要阵地,紧紧围绕“村容美、产业旺、乡风淳、治理好”目标,运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宣传移风易俗,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利用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平台、镇村“四支队伍”、“321”全科网格员和志愿者队伍,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聚焦移风易俗主线,弘扬时代新风,充分发挥“一约四会”重要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扎实推进孝义善举培育,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发展合力,推动镇域治理行稳致远。


END
编辑:陈香梅丨审核:张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