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
台
酒
业
人间有真情,鸿台有美酒
中国,白酒作为一种传统的优秀酿酒文化代表,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进,诞生了众多品牌。
中国有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三大名酒、十七大名酒之说,国家一共举办过五次中国名酒评选会。这一期,让我们聊聊八大名酒吧,它们是那个酒桌上不可或缺的巅峰存在。
八大名酒分为新八大名酒和老八大名酒。老八大名酒评选是在1963年在北京举行的,而新八大名酒评选则是在1979年在大连举行的。
八大名酒
四大名酒
第一届名酒评选是在1952年由国家专卖局主持,评选出了8种全国名酒,其中4种是白酒。这四种白酒分别是贵州茅台、山西汾酒、陕西西凤和四川泸州老窖。这四大名酒时至今日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
老八大名酒
第二次评酒大会是在1963年的北京举行的,评选出了全国名酒18种和优质酒27种。其中包括了八种白酒,它们分别是茅台、汾酒、西凤、泸州老窖、五粮液、古井贡酒、全兴大曲和董酒。
这些白酒不仅代表了各地的酿酒技艺和地方特色,也展现了中国白酒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新八大名酒
第三次评酒大会是在1979年在大连举行的。这次评选出了全国名酒18种和优质酒47种。其中包括了八种白酒,它们分别是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和汾酒。
相比上届评酒会,这次评选有了一些变化,如西凤酒和全兴大曲没有列入白酒的八种之中,而洋河大曲和剑南春则新增加了进来。这些变化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
由于西凤将自己的香型分入了清香型,而实际上它属于凤香型,导致了评委们对其浓度和清香度产生了质疑。当时的评选标准中,只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其他香型,西凤的分类错误导致了其在清香型组中无法符合标准,因此最终落选了。
全兴大曲也将自己的香型划分到了清香型组,并提交了清香型组的申请材料。这或许是由于厂长担心浓香型组的竞争太激烈而做出的决策。然而,最终全兴大曲并未符合清香型组的品评标准,因此也落选了。

十三大名酒
第四次评酒大会是在1984年由食品工业协会主持举行的。这次评选出了18种名酒和64种优质酒。其中包括了13种白酒,它们分别是茅台酒、五粮液、古井贡酒、董酒、泸州老窖、剑南春、西凤、汾酒、郎酒、洋河大曲、全兴大曲、双沟大曲和特制黄鹤楼酒。
十七大名酒
第五次评酒大会是由食品工业协会主持,在1989年举行的,这次评选出了国家优质白酒17种和优质白酒53种。其中包括了茅台、汾酒、五粮液、剑南春、西凤、董酒、郎酒、洋河大曲、全兴大曲、双沟大曲、泸州老窖特曲、沱牌曲酒、古井贡酒、特制黄鹤楼酒、宝丰酒、宋河粮液和武陵酒。
老八大和新八大,谁含金量更高
其实,老八大名酒和新八大名酒在含金量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它们都是优质的白酒品牌,无论是传统的老八大名酒还是新兴的八大名酒,都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和口碑。
在第二次名酒评选会时将不同香型和不同价格的酒放在一起横向对比,导致评判结果受到干扰,难以准确地反映每款酒的品质和特点。当时的品评标准缺乏香型指标的支持,也导致评选结果的不准确性。香型是白酒评价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它能够反映出酒的风味特点和口感感受。
第三次名酒评选会在提出香型概念方面比较仓促,对于一些参赛的名酒划错了香型,没有给出及时更正的机会,导致好酒落榜,难免会留下一些遗憾。
在选择白酒时,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个人口味偏好、品牌声誉、价格以及酿造工艺等因素。每个人对于白酒的品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白酒品牌。
山西汾酒
“无酒不汾”的山西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产自陕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其酿酒技术和口感特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每卖出1斤白酒就有半斤是汾酒。当时,它的地位不亚于今天的茅台。
在我国的酿酒历史中,汾酒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酿造工艺。许多其他名酒品牌在学习汾酒的酿酒技术并举一反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种相互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对于我国的酒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粮液
五粮液在第二届全国酒评会上首次获得名酒的入围,尽管五粮液属于浓香型白酒,但它却是多粮浓香的开创者,集五粮精华酿制而成。酿造原料包括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和糯米这五种粮食,赋予了五粮液独特的口感和香气。采用了接近酱香酒的“中高温制曲”工艺,通过连续双轮次的底发酵技术,使部分糟醅的发酵周期延长一倍。跑窖循环和勾调双绝技术也确保了每瓶五粮液出厂口感接近一致,这在业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独特的酿造工艺使得五粮液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同时,五粮液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品质和竞争力。作为中国白酒市场的重要品牌之一,五粮液展现了自己在白酒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在酿酒历史和白酒文化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地位。相传东汉末年,曹操将他家乡安徽亳州的“九酝春酒”进贡给汉献帝,献帝品尝后极为赞赏,因此赐名贡酒。
古井贡酒的口感纯净如幽兰,醇厚绵柔,入口顺畅柔和,被誉为“酒中牡丹”。作为安徽的传统名酒,古井贡酒在八大名酒中具有重要地位,因其高品质和相对亲民的价格而备受推崇。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是浓香型大曲酒的代表之一,以其浓郁的香气、醇厚的口感、甘美的味道和悠长的回味而著名。千年酒窖万年糟,浓香酒以泥窖池来进行发酵,并在酒糟发酵的过程中,酿酒微生物菌落会在窖泥中生根发芽,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以窖酿酒、以糟养窖。
有一种观点认为,窖龄低于30年的窖池无法酿造出优质的特曲酒,这足以显示出老窖池对于酿造浓香酒的重要性。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源自古代江阳,兴盛于唐宋时期,并在元、明、清三代不断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拥有众多的老窖池群,其中包括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使用的千年窖池群,享有“国窖”的美誉。
与茅台和五粮液相比,泸州老窖的价格相对较为亲民,更加平易近人。

全兴大曲
全兴大曲的前身是成都府大曲,在清朝乾隆年间建立起来,在清朝道光年间发展成了全兴老号。全兴大曲属于传统的川派多粮浓香酒,制曲工艺上除了在初春制作的"桃花曲"外,还采用伏天制作发酵能力更强的"伏曲",使用双曲酿造的方法。
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的成都富春烧坊,酿造的蜀都名酿"锦江春"更是为川酒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酿酒工艺上,全兴大曲则采用传统的续糟润粮、混蒸混烧的方式,延续了六百年的古法工艺。

茅台酒
茅台酒是中国白酒中的翘楚之一。自从建国以来,它一直保持着卓越的口碑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作为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茅台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茅台酒之所以如此醇厚,与它长达一年的酿造周期是密不可分的。茅台酒只选择最优质的大回酒作为基酒,并经过至少五年的窖藏陈香,才能成为真正的茅台酒。

西凤酒
西凤酒是我国著名的白酒之一,不仅是八大名酒之一,还在第一届全国酒评会上名列我国老四大名酒之一。
西凤酒巧妙地结合了浓香型和清香型的特点,通过改进酿酒技术,创造了独特的凤香型白酒。这种独特的风味使得西凤酒在白酒市场上独树一帜,备受欢迎。
西凤酒的制曲工艺和发酵过程确实非常独特。它使用了以大麦、小麦为原料制作的豆曲,这种豆曲属于清香型的粮食。在制曲工艺上,却采用了浓香型酒中温制曲的方法,同时发酵过程也选择了浓香型白酒的泥窖发酵。

董酒
贵州董酒也是我国的老八大名酒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风味。它的酿造工艺和口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色。虽然在茅台酒的阴影下,董酒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但这并不影响贵州董酒作为一种优质的白酒存在和发展。
它以独酒成香型而闻名,制曲工艺采用了百草入曲的方法。在制曲中,董酒使用大米制成小曲,同时也采用小麦制成大曲,这种组合使得董酒具有了独特的风味和香气。正因为如此,董香型白酒也被称为“药香型”。这种特殊的香气让董酒在众多名酒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白酒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品牌之一。
单一高粱作为酿酒用粮,带来了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小曲小窖制取的酒醅和大曲大窖发酵的香醅都有不同的特点,通过串蒸的过程,使得董酒既有大曲酒的馥郁醇厚,又有小曲酒的清甜柔绵。

剑南春
剑南春是一种浓香型白酒,与茅台和五粮液齐名,甚至被人们称为“茅五剑”。产地在四川绵竹。它得名于绵竹所在的剑南道,因此被称为剑南春。
剑南春的制作工艺曾经被列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历史意义。剑南春采用了高粱、大米、小麦、玉米和糯米五种谷物作为原料进行酿造,这使得它具有多样化的口感和风味。

洋河大曲
洋河大曲,最初名为白洋酒、洋酒高粱和羊禾酒,得名于位于江苏泗阳县洋河镇的产地。它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而在明清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阶段。至今已经有超过1300年的历史了。
在战争连年的动荡时期,洋河大曲的生产遭受了凋蔽,面临着困境。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国营洋河酒厂便得以建立,整合了几家酿酒作坊,为洋河大曲的生产提供了稳定和规模化的基础。
在洋河酒厂初期的发展阶段,主要生产的是清香型白酒。当时,酿造过程采用传统的地缸和水泥窖进行发酵。在1963年参加第二届名酒评选时,洋河酒并没有被评为国家级名酒,甚至没有获得国优酒的称号。这对洋河酒厂无疑是一次挫折。
后来,洋河酒厂做出了重大改革,转而开始生产浓香型白酒。这个改变也标志着浓香型洋河大曲的诞生。1979年,洋河大曲再次参加了第三届名酒评选,功入选了"新八大名酒"之一。随后的两届评选中,它继续保持了国家级名酒的地位。

八大名酒,如同八方来客,各具特色,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宛如一幅绘画中的光影斑驳,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和故事。
当我们举杯品尝这些美酒时,仿佛能够感受到古老和现代的交融,感受到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