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价值投资,陪你慢慢变富
-------------------------------------------------
郑重提醒:本人只有『微微价值投资』一个公众号,其他所有以我的名义或图标的号,都不是我的,请慎重辨别。分享价值投资那点事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接着上篇文章,继续聊现代白酒的历史。
现代白酒行业的发展历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1990-2002年,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危机之下,白酒企业迎来了转型发展与上市潮。白酒行业经历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期后,遭遇了一系列政策调控的考验。早在1995年,中央的28个部委便联手发布规定,公务活动中不得饮用白酒。
紧接着,1996年《酒类广告管理办法》出台,对白酒广告的播放时间和数量进行了严格限制。然而,白酒行业的困境并未因此结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给该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十年白酒的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直到2002年的378万吨。
2002-2011年:白酒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迅速崛起,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攀升。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和各项制度的稳定,白酒行业迎来了长达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白酒行业的收入从496亿元激增至3747亿元,实现了近七倍的增长。
2002-2011年白酒行业产量及营收规模(单位:万千升,亿元)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这一时期,白酒不仅成为百姓日常消费品,更逐渐演变成商务社交场合的明星产品。各大白酒品牌纷纷提价,尤其是高端白酒,价格持续上涨,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酱香型白酒由于其独特的生产周期长和出酒率低的特点,变得尤为稀缺,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其中,贵州茅台作为酱香型白酒的代表,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在2005年实现了净利润对五粮液的超越,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此期间逐渐明朗,茅台和五粮液两大巨头稳稳占据中国白酒市场的领先地位。
同时,白酒酿制技艺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茅台酒酿制技艺、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和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等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08年,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等多项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也被收录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些举措不仅彰显了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白酒行业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2-2016年:白酒产业回归理性,步入调整期。2012年,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年份。这一年,白酒行业面临了来自政策、市场和社会舆论的多重压力,其发展历程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政策层面,2012年成为了反“三公”消费政策的元年。在这一年,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先后出台禁酒规定,对白酒“三公”消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其中,国务院在3月份召开的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禁止公款购买高档白酒的举措,而中央军委也在年底发布了《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明确规定了接待工作不得安排宴请和饮酒。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禁酒政策,使得白酒行业,特别是高端白酒消费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除了政策层面的影响,白酒行业在2012年还遭遇了媒体曝光的“塑化剂”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白酒品质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白酒市场的动荡。在商政务消费受限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的双重打击下,白酒行业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
从数据上看,虽然2012年白酒企业数量仍在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也在增长,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特别是白酒产量增速,从之前的两位数增长降至了18.55%,显示出行业增长动力的减弱。同时,高端白酒消费市场也开始降温,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端、奢华的产品。
在这一背景下,高端白酒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涨价潮。这一涨价潮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增加,高端白酒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为涨价提供了市场基础。其次,白酒企业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整,逐渐恢复了元气,具备了涨价的能力。此外,一些企业还通过涨价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从2012-2016年,白酒产销量还是在慢慢增长的,直到2016年达到最高值1358万吨。营收也是缓慢增长的,但是行业利润却是缓慢下降的,可以看出来行业内公司是通过降价增量和增加运营成本来提高了白酒的营收。
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2017年至今:白酒产业逐渐复苏,进入利税千亿时代。经过几年的市场冷静期调整,2017年起白酒行业逐渐展现出复苏的态势。这一复苏趋势在高端白酒市场尤为明显,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品牌销量开始大幅度回升,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复苏进程。
白酒产量从2016年最高的1358万吨快速下降至2023年449.2万吨,下降了67%,可谓是行业猛烈巨变啊。
年轻人不喝白酒了,这个数据还是支持这一结论的,但是不能绝对的说是不喝了,是喝的量猛烈减少了而且是年轻人到中年了才喝一点。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白酒的营收和利润规模在白酒产量减少2/3的前提下却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利润增加更加迅速。白酒公司通过提价策略,提高中高端白酒量的占比,提高公司的营收和利润。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轻人喝酒少了且大概率是到了中年才开始喝,而且喝酒倾向于喝好酒。
好了,白酒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终于聊完了,中国白酒史,源远流长啊。下一篇我们继续聊聊白酒行业其它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于投资者而言的要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