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在于香,生香靠发酵”,白酒的发酵工艺直接决定着酒的香型和品质。大曲坤沙酱香酒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香味最复杂的酒品之一,与它独特的发酵方式也是分不开的。
在酱酒的发酵过程中,通常有两种发酵方式,高温堆积发酵与封闭发酵,也称为“阳发酵”与“阴发酵”。
熟悉白酒酿造工艺的朋友可能有所了解,酒的香气,产生于发酵的过程,发酵的工艺也直接决定着酒的香型和品质。
品评一杯好的酱香酒,会经常提到一个词:优雅细腻,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标签,正如我们形容兰花“优雅”那般贴切。优雅二字看似简单,但绝不是简单冠之。酱香美酒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宜人的香气更是其独特魅力之所在。
酱香酒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香味最复杂的酒品之一,根源就在于其独特的发酵方式,今天我们聊聊酱香酒的两种发酵方式:阳发酵和阴发酵。
阳发酵,即开放式发酵,也称高温堆积发酵,是指把蒸熟后的酒糟聚成一个圆堆静待发酵的过程。
阳发酵,又称堆积发酵或者有氧发酵,酒糟要摊晾在干净的地面适当冷却,摊晾的过程,也是酒糟与空气中的微生物群密切接触的过程。当酒糟的温度降至室温后,把曲药均匀撒在酒糟上,加曲后将酒糟堆积成一个圆堆等待发酵。堆积发酵过程需要充分的氧气,微生物在将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要产出热量,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酒糟会开始由内向外发酵,酒糟的温度也由内向外慢慢升高。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员可通过温度及糟醅感官来判断发酵情况及下窖时间。当顶温达到60℃左右,就意味着发酵完成,即可将酒糟下窖密封,进入下一步的阴发酵阶段。
通过堆积发酵,酒糟中的微生物充分生长繁殖,产生一定量的有机酸、糖分、酒精和其他营养物质,生成大量的香味前驱物质,为入池发酵大限度创造了活力,对酱香酒风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阳发酵旨在纳天地之“精华”,是产香发酵,也是酱香型白酒所特有的发酵方式,是其它香型白酒所没有的。
阴发酵又被人们称为入窖发酵或者厌氧发酵。入窖发酵是将 糖化发酵好的糟醅装入窖池,将可发酵性糖转化为酒和香味物质的过程。入窖发酵是一个厌氧发酵过程,故用窖泥密封发酵,窖池发酵意在吸收地之“灵气”,是产酒发酵。发酵周期约为30天。一遍阳发酵一遍阴发酵,酱酒就在这多达八次,长达九个月的反复发酵中,产生了非常多的微量元素和香味成分,区别于其他香型白酒。
其中酱香酒由窖面和窖中酒醅产生,一般多为窖面产生,因此多数酱香酒酒厂都非常重视窖面酒制作和烤取,醇甜香型由中部酒醅产生,窖底由窖底产生,出酒率也不同,窖面除一次酒为,产量一般较好,倒数第三排产量一般为低,窖底酒则好于倒数第三排。另外,不同香型的酒各含不同的成分,三种香型酒融合而成的酱香酒是一种“复合香”,其香味香气成分种类是所有蒸馏酒中多、丰富、协调、具层次感;其“溢香”、“闻香”、“口香”、“留香”效果均胜于其他香型白酒。
其它香型白酒的发酵次数在2-3次,多的在5次左右,酱香型白酒需要经过8次发酵,发酵期长达9个月,发酵次数和发酵时间在所有香型的白酒中都是较高的。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发酵,产生的微量成分和香气香味都是比较多的。
封窖的窖泥不仅对窖池起着密封作用,而且还和上层的酒醅酒质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对上层的酒醅酒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发酵的过程中,开窖前敞窖的时间不足,窖面不清洁,霉变的糟醅清理不彻底,会导致窖泥发臭,谷壳过多,窖泥霉变等现象。在开窖的时候,应该注意开窖的时间,还有保持窖面的卫生。
窖池内壁及窖池底部在相对潮湿,潮湿的环境适合微生物生长,能够赋予酱酒发酵生香的环境,有利于其酒质的提高,形成独特的窖底香。
酱香酒生产,其发酵环境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酒精的产生和香味物质及香味前体物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区别于其他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