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聚焦3.15|进口葡萄酒的“真假”鉴别之道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3-15 22:17:44     34

   进口葡萄酒鉴别方法

   的“真”与“假”

  True or False?

数据呈现

进口葡萄酒占据一定的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葡萄酒进口量24959万升,进口额 81.83亿元,进口葡萄酒占我国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六大葡萄酒消费国,进口葡萄酒国内市场占比从2015年的32%提高到2022年的60%。

随着葡萄酒出现在越来越多家庭的餐桌上,消费者对于如何辨别真假、优质与否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网络上流传着各种鉴别进口葡萄酒的“秘籍”,其中不乏一些实用的技巧,但也有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下面这几种网络上流传较广的进口葡萄酒鉴别方法,您是否也刷到过呢?

01

条码鉴别进口葡萄酒真假

上下拉动翻看答案吧!

网络上很多文章都强调条形码和原产国的关系—“69开头的为中国灌装、0为美国、3为法国、7为智利、8为西班牙、9为澳大利亚等”。这确实是正确的国际条形码前缀,但没什么实际意义。

真相是:条码本身只是印刷品,对于造假者来说,背标的数字做假又有何难?而即使是向海关递交报备的正规进口葡萄酒,背标上的条形码在实际操作中偶尔也存在由进口商编写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国外酒商会生产专销中国市场的酒,并委托其在国内的进口商申请条码,所以,尽管条码是69开头,但却是从国外进口来的葡萄酒。

容量单位鉴别进口葡萄酒真假

02

上下拉动翻看答案吧!

有一种鉴别方法称:“同样标准瓶的酒,原装进口的葡萄酒酒标上容量用cl(厘升)做单位,而进口罐装酒或假冒进口酒则是ml(毫升)”。

这毫无根据可言,事实上不管酒标上是ml还是cl,就和条码一样,对造假者或者仿冒者来说,不过是个印刷品。而我国作为食品用玻璃瓶的出口大国,许多从国外进口的葡萄酒,所使用的酒瓶还都是原产于中国。其次,欧洲当地在使用cl或者ml上并没有特别的规定,所以葡萄酒瓶上标哪一种计量单位都很正常。

同理,类似“法国人或意大利人在背标上肯定不会用英语介绍”,也只是不少人一厢情愿的假设而已,毫无事实依据。

03

瓶底凹陷深度鉴别进口葡萄酒真假

上下拉动翻看答案吧!

有种说法是“原装进口的葡萄酒瓶底多呈锥形凹陷,且瓶底深部较厚,以利于收容沉淀,所以瓶底凹陷越深越好”。关于瓶底为何要有凹槽的解释非常多,但大家公认的解释是因为遵循传统。至于其他原因也不外乎让瓶底坚固,增加稳定性,抵抗运输途中产生的共振,收纳沉淀物等等。

但是制造出这样的酒瓶,实在太容易了!根本不能用来鉴别酒的真假。另一点就是,大部分日常饮用的葡萄酒根本不值得陈年,更别提什么专为保存沉淀设计的瓶底了。生产商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采用无凹陷酒瓶也很正常。

同样,看酒标质地、看酒塞是不是木制的、看瓶子是不是很重、看背标贴的整齐不整齐……这些花招,不过是为了迎合大家挑选葡萄酒时想要走捷径的心理编出来的,您可以照这些方法买酒,造假的人也可以照此做酒。任何外观、包装都是人工制造的产物,而在这方面做文章,恰恰是制假者的强项。

TIPS

由此可见,关于进口葡萄酒的真假鉴别,并没有太多短平快的方法,而假酒制造者又无所不用其极,更增加了鉴别难度。如果您坚信以上的几种鉴别方法,并且将其作为唯一参照,恐怕一个不小心“冤枉”了真酒。

如何有效避免买到假酒

按这“四步走”,对假酒say no!

端正心态先从品尝开始

喝酒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体验。迷人之处在于包藏在酒体中的各种微妙平衡的口感,需要每个人细心捕捉。好的酒在饮用时,感觉是平顺的,假酒则在咽酒后会残留化学的奇怪气味或臭味。假如一瓶酒口味粗糙酸涩,喝起来毫无乐趣,不管这是假酒,还是真酒放坏了,都不要在此处再次购买此款葡萄酒。

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知识

有效避免上当的办法,还是需要修得一身好内功。比如,每天抽一些时间学点葡萄酒相关知识,不用成为葡萄酒大师,用来鉴别真假,也是妥妥的。

通过辅助工具识别

有很多能够识别酒标的APP,即使是国外开发的在国内也能正常使用。在不熟悉葡萄酒的时候,通过好的辅助工具来帮助鉴别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有效甄别葡萄酒的真伪。

选择可信的购买渠道

这是避免买到假酒的最佳方法,正规可信的购买渠道,相当于一个专业的买手团队,帮您选择好了最有品质保证的优质葡萄酒。让您不用花费任何心思,就可以放心满意的消费。

总之,鉴别进口葡萄酒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判断葡萄酒的品质和真伪。同时,保持警惕和理性消费也是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重要保障。

供稿:北戴河海关

监制/郑勇

审校/郑惠华

编辑/邢兆洁

作者/张欣茹

石家庄海关12360

长按二维码  

了解石家庄海关更多

秀米投稿:sjzhgxwxc@customs.gov.cn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