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价”的高端酒,狂跌的白酒股,2023年的白酒行业还没来得及从“去库存”、“价格倒挂”等困境中缓过来,白酒上市“禁令”的措施便让各大酒企雪上加霜。2023年白酒行业产量创历史新低,将酒企酒商们推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危机面前。

(图片源于网络)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与2023年全国白酒产量449.2万千升相比,较2022年671万千升产量下滑32.9%。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全国白酒连续第七年下跌。
尽管2023年11月茅台提价,成为白酒行业的一针“强心剂”,但仍旧改变不了常年在茅台之下“讨生活”的中高端白酒品牌的困境。
2024年,白酒行业将进入到新一轮的“深水”调整期,各大酒企是否能够摆脱枷锁,走出属于自己的步调呢?
Part
1
“走对路”
百元价格是酒企走出围城的突破口
互联网行业中有一句名言,说的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说明了“走对路”的重要性。因此,酱香酒企想要走出围城,必须要学会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才能“飞”起来。

(图片源于网络)
《2023胡润中国新零售白皮书》显示,2023年消费零售并没有遇冷,而是呈现复苏趋势。4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消费需求仍然在,有59%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未来一年增加家庭年度总消费。由此可见,居民消费需求并未收缩。
相比往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正逐渐向品质升级和理性消费方向转变。而这一点落实到白酒消费市场,让兼具性价比和品质的次高端白酒有了逆流而上的机会。
而想要在次高端白酒赛道上“卷”出来,必须得在性价比和品质上下足功夫,而厚工坊在2023年推出的工道2018堪称行业“卷王”。

工道系列自2016年推出至今,以138元/500ml的价格,斩获不俗的销量成绩。同时,厚工坊采用正宗纯粮大曲坤沙酿造,严循28字诀古法酿造工艺,坚持一年一酿,五年一出,以百元级酱酒天花板的品质,常年占位性价比的第一梯队以及行家口粮榜首。
2023年,厚工坊推出工道2018,将经典的中国红高纤维纸包装提升为红底描金瓷瓶,配备原创手绘外盒,瓶身包装采取铺陈古法28字诀工艺画卷,在坚守原有价格底线的基础上对外观进行全新升级。
厚工坊在看清行业趋势下,抓住风口,并没有按照低端的大众酱香路线去赚快钱,反而以长期主义战略贯穿到百元价格布局上,才赢得今天的成绩。
Part
2
“走捷径”
渠道精细化管理降低行业周期压力
2008年是白酒高度发展的黄金时期,白酒一时之间成为行业“宠儿”,白酒渠道铺货呈现野蛮式增长,甚至出现经销商在酒厂排长队,供不应求的火热局面。

(图片源于网络)
伴随着白酒行业已进入到转型变革时期,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以及新兴的数字化渠道兴起,正驱使白酒用户触点、购买路径往线上迁移。
以往的酒企风光不再,曾经的粗放式渠道正朝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各大酱酒品牌想要“走捷径”,跳出行业危机,必须得将渠道打通,另辟蹊径。
为了争夺线上渠道,头部酒企通过“扫码红包、开瓶奖励、抽奖活动”等方式,期望在消费疲软的白酒市场注入一剂“猛药”,刺激消费。

(图片源于网络)
在这过程中,白酒企业的“五码关联”成为酒企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五码关联”以扫码红包为主要表现形式。
近几年,虽然扫码红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销商高库存等问题,但随之也带来相关隐患。很多酒企在红包设计上平均用力,层次不明显,红包中奖率低、有趣性、互动性缺乏,难以留住用户,没有达到提高开瓶率的效果。甚至,红包利润被少数“羊毛党”觊觎,有人采取“开盖酒”“换瓶酒”“红包盗扫”等薅厂家“羊毛”。扫码红包有时并没有起到正确作用,反而损伤了品牌力。
白酒行业专家杨永华表示,白酒红包促销以大数据驱动,精准锁定终端和消费者,只要与时俱进,前景仍十分广阔。
这一点在部分酒企红包促销升级换代中得到验证。

以厚工坊为例,近期推出的“码上有好礼”活动准确地抓住用户心理,完成高效的用户留存率以及开瓶率。在瓶口、瓶身或盒身上设置抽奖二维码,消费者刮开图层,扫码即可参与转盘抽奖。

同时,厚工坊将抽奖转盘分为两个种形式,【大红包转盘】可同时获得现金红包+毫升数,每集满500ml毫升数即可提取厚工坊陈酿八一瓶;【赢好酒转盘】则可获得现金红包,酒具,小酒等奖品。

消费者在扫码抽中红包后,需关注公众号后,即可直接在公众号领取红包。
厚工坊通过红包扫码将渠道进行精细化管理,利用线上渠道为线下经销商库存压力提供“泄压阀”,在为消费者让利的同时,提升线上参与的体验性,增强与品牌的粘性,打造了三方共赢的局面,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样本案例。
Part
3
总结
《消费新时代》曾提到:“纵观消费品品牌的成长历程,你会敬畏时间的力量。”
酒企想要在酱酒赛道中谋出一条路,靠的不是一时的投机取巧,而是品牌能够耐得住时间的考验,找准确的路,找“便捷”的路,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求变的心去适应社会规则,以不变的品质扎扎实实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精彩回顾
直播GMV冲500亿+,渠道变革迎来“生死拐点”,谁才是真正赢家?
“在看”不好意思,那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