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算得上是白酒行业最艰难的一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规模较大的白酒企业已从2017年的1593家降至2022年的963家。
但从已公布的财报数据看,在20家已上市的白酒企业中,过半数企业保持营收、净利双增。2024年,整个白酒行业是否会迎来逆转?梳理了开年以来,白酒行业发展的几大关键问题,仅供参考。
生肖白酒折腰?
年份白酒更受欢迎?

进入2024年后,因为甲辰龙年生肖系列产品(简称龙茅),茅台这一头部酒企,短暂地陷入“争议”。
1月6日,贵州茅台甲辰龙年生肖系列产品正式亮相,市场价格一度从申购价的每瓶2499元(53%vol 500ml),上涨到每瓶7000元至8000元。不过很快,龙茅的市场价格就回归理性。
龙茅目前的零售价稳定在3500元至4500元之间。致使市面上一度出现龙茅价格腰斩的评价。此外,贵州茅台也在整顿市场哄抬物价的行为,“一方面限制发货量,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控制IP地址反复申购。”


值得关注的是,诸多一、二线白酒企业,也推出了龙年生肖酒。不过,除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的生肖酒销量较好外,其他品牌表现平平。
从过去几年的市场情况看,生肖酒或年份酒作为超高端白酒,发售量本就不多。“且受近两年经济环境影响,年份酒的整体价格略有降低,作为小众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除龙茅短期有一定市场价格波动外,进入2024年以来,五粮液的提价终于落地。
1月30日,五粮液正式宣布,第八代浓香型白酒将上调出厂价,幅度为50元,由原来的每瓶969元(52%vol 500ml)调至1019元。
无独有偶,2月份的第一天,顺鑫农业牛栏山酒厂对部分牛栏山陈酿调价,每箱上涨6元。顺鑫企业表示,涨价原因是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提高出厂价,一直都是酒企提升品牌力、调节市场价格、增厚企业盈利的重要手段。但对于部分经销商,涨价不能在短期解决库存积压的问题。
肖竹青认为,五粮液在开年之际平稳调价,无论是时间点的选择还是提价幅度都恰到好处。不过他强调,除茅台酒之外,各大同档次名酒都有很强替代性。提价将会在2024年下半年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春节消费弱复苏
“开瓶酒”乱象加剧

春节是白酒销售旺季,对于部分区域酒厂,春节期间的销售份额甚至占到全年的70%。
此前,《证券时报》报道,部分白酒品牌的销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3年12月,两大平台白酒线上销售额为56.08亿元,同比上升44.12%,较11月增速109.60%有所降低。
从市场表现看,春节前夕,各大酒企的确发起了大促攻势,除推出生肖酒、买赠、折扣促销外,“开瓶扫码领红包”成为趋势。


据悉,部分酒企会在瓶盖内印上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后可参与抽取现金红包等活动,酒企会以大额现金奖励、超高中奖率提升动销。
肖竹青表示,当下的白酒市场,甚至出现了“开瓶酒”这一新品种。“这类白酒在消费者购买的时候瓶盖已经打开了,不良商家把码扫了、钱赚了,这种情况在今年更严重。”
名优酒企产量提升
光瓶酒销量下滑

业内普遍的观点是,整个白酒行业在2024年分化的趋势明显,强者恒强,部分区域酒企退出历史舞台。
名优酒企提升产量出于两方面因素考量。一是增加高端酒产量,纯粮酿酒工艺讲究“分段取酒,分级储”,只有10%左右的精华段基础酒才可以做高端酒。第二,各大酒企也需丰富产品线、全价格带全产品,以应对行业内卷并增加效益。
有观点认为,高端白酒及200元以下的大众消费白酒会保持快速增长;次高端白酒则受经济活动度不高、商务消费低迷的影响,有一定的调节压力。
大众消费者受大环境的冲击较大。房地产进入调整期后,产业链最末端的人群没有收入保障,不敢消费,进而导致光瓶酒销量减少。
“抢占人心”成为关键

再回顾整个2023年全行业的发展,白酒与咖啡、巧克力等多品类的联名,也是为了突破圈层、触达更多消费场景。对于当下的白酒企业,寻找C端“喝酒大户”、争夺消费场景已成为当务之急。
各大酒企已内卷到低价或是免费竞争各大企业、商务的年会。“要么是提供现场所需的饮酒,要么是以嘉宾伴手礼的方式赞助。”
不难发现,整个行业已从“抢渠道、抢终端”延伸到“抢占人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酒企去库存的效率,是企业未来先发抢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