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别人说几大名酒,有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三大名酒,十七大名酒,那哪种说法是对的呢?其实以上的说法都对,咱们国家一共举办过五次中国名酒评选会,所以以上的这几种说法都没毛病,这一期详细聊聊八大名酒,一个没用的酒桌吹牛小知识又来了↓
八大名酒也分新八大名酒和老八大名酒,老八大名酒评选1963年在北京举行的,而新八大名酒评选1979年在大连举行的

1963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名酒评选会共评出八大名酒:汾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董酒
1979年在大连举行的第三次中国名酒评选会共评出八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所以从严格的角度来看,中国八大名酒指的并不是八个,而是十个!
汾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洋河大曲
在第三届名酒评选会的时候,西凤因为画错了香型最后落选了,因为当时只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其他香型,当时的西凤把自己的香型划分到清香型里了,而西凤本身是属于凤香型,在当时应该算其他香型,当时有很多评委提出了质疑,说这个酒浓不浓,清不清,当时在清香型组里的标准就不过关,所以落选了
同时还是在第三届名酒评选会的时候,全兴大曲也把自己的香型给划到了清香型里,据说当时有一个传言是全兴大曲的厂长害怕浓香组里面太多了,就提交了一份清香型组的申请材料,最后还是因为不符合清香型组的品评标准,最后落选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名酒评选会议是咱们国家第一次有先后排名顺序的评酒会,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内幕比较丰富,能吃的瓜比较多,当时有一个参选的贵州酒企,一线大酒企,高层让专家组连续评了四次,依然还是排在第五名,至于这个酒企是谁大家伙都知道,之后的瓜就不方便讲了,感兴趣的可以私信我
等到第三次名酒会的时候,这些专家组就学聪明,不再搞什么排名先后顺序了,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香型的概念,不过那个时候的香型是全凭感官来定的,而现在的是凭理化指标来定,而那个时候信息闭塞,酒厂之间的划分标准搞得也很不清楚,所以当时的全兴和西凤落选了,洋河和剑南春一拥而上
那么老八大名酒和新八大名酒哪个含金量高一点的?
实话实说,都不高,半斤对八两
第二次名酒评选会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人们把不同香型,不同价格的酒放在一起横向对比本身就非常不严谨,并且那个时候的味道品评也没有香型指标来做支持,所以说那个品评标准不能作数
第三次名酒评选会的时候,那个时候提出香型这个概念就太仓促了,除了西风和全兴大曲之外,还有一些参赛的名酒没有入选,原因也都是画错了香型,并且在他们划错了之后也没有给出能够及时更正的机会,这对于这些品牌来讲是非常不公平的
另外就是西凤和全兴的热衷总是会把这两个品牌的没落归结成名酒评选会的不公,其实这里我要插一句,名酒评选会固然有不严谨的地方,但这两个品牌没落的锅不应该由名酒评选会来背,西凤的没落我之前也讲过,基酒产能严重依赖外采,酒厂开发产品过于强势,贴牌满天飞,开发商比酒厂都强势,另外就是香型比较小众,
那全兴呢?全兴一门心思的搞水井坊,最后步子迈的太大了,把那什么给扯坏了,直接就被帝亚吉欧给结扎了,全兴老牌名酒的质量也有明显的下滑,水井坊被外企横刀夺爱之后,几乎把全兴打的就剩一口气了,所以这两个老牌名酒的没落只能说名酒评选会有一定的责任,而且是很小的责任,不是负主要责任的一方
以上就是关于名酒评选会的知识
感恩每位读者,希望对您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注我~您的选酒助理↓
每天零点更新,周三周六更新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