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个常识,白酒,指中国白酒。
这两年有个论断,尤其是以茅台为首的,说中国现在的年轻人不喝白酒了,白酒要没落了。然后一堆,中国酒企跟着茅台纷纷跳进了坑里,什么巧克力、冰淇淋、咖啡都上了,结果,年轻人也没搭理他们。
两个逻辑错误,第一,中国自古以来的年轻人都不喝白酒,我们80后年轻的时候喝的是娃哈哈和王老吉,等年纪大了才开始喝白酒的。第二,年轻人不喝白酒,白酒不会没落,就如同,你把口红群体定为初中生高中生,那么你的销量自然不会好。
白酒的品牌属性之所以强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是积累一定阅历后在某个年龄段才会打开市场的产品。年龄群体比较固定,真正的话应该这么说,如果所有的中年人都不喝白酒了,那么白酒就完了。
所以白酒从产品属性来说,它本身就是中老年群体的特产。始终固执做年轻群体文化的白酒肯定是走不长远的。
我们回过头来发现,白酒除了茅台没有任何一个酒企要做和年轻人互动的产品,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舍得等,他们更多的是聚焦在中老年群体喜爱的书法、绘画,甚至是古玩陶瓷中进行互动,以传统文化带动酒水销售。
当然,因为经济下行的原因,白酒的消费确实不乐观,但所有的降价目前都在合理范围内,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因为酒水产品降价而破产的酒企。这说明,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已经用实际行动让白酒产业回归正常水平了。
这里面有个潜在的应用场景问题,试想,一群年轻人的聚餐,谁会花几百甚至上千元买一瓶白酒,对他们而言又难喝又贵,主要是贵,这个钱留着涮火锅或者唱K岂不是更划算。总是想着在年轻人的腰包里再掏出点白酒钱,这样的企业只能说是异想天开。
声明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