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们说到,红酒就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发酵工艺酿制而成的酒精饮品,那么这集,我们就详细说说一杯美酒,具体是如何酿造出来的。
最早啊,可能就是一个原始人捡了点儿地上被踩烂的葡萄,吃完后晕乎乎的感觉挺舒服,竟然醉了,就跟一场森林大火过后,先人们发现被烤熟的肉更好吃,于是发现了熟食,不再生食一样,葡萄能酿酒的事儿就这样被发现了。
那为什么被踩烂的葡萄就能成酒呢?
这是因为葡萄的特性——葡萄肉里有葡萄糖,葡萄皮里有酵母,拉丁文翻译过来是噬糖真菌,当葡萄被捣碎,葡萄肉里的葡萄糖和葡萄皮里的酵母糅合在一起了,就会发生发酵反应,嗜糖真菌就会吞噬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所以葡萄破碎了,给她一段时间放在那儿就成酒了。
就这么简单。
可见红酒的酿制比啤酒、米酒的酿制要简单得多啊——啤酒、米酒需要有糖化的过程,要进行淀粉分解的,而红酒的原材料葡萄,直接就具有发酵所需的糖、水(这都是葡萄肉里的)和酵母了(葡萄皮里的)。
而酿酒葡萄,比如我们常听到的赤霞珠、黑皮诺、霞多丽、梅洛、西拉、卡曼尼、马尔贝克这些都是酿酒葡萄,多是欧亚种的,特征是皮厚肉薄——皮是涩的嘛,以后我们会讲到,因为里面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单宁,所以喝红葡萄酒的涩感就是葡萄皮带来的,皮儿得厚。
那酿酒葡萄到了丰收的季节,就开始采摘,和筛选(追求高品质的酒庄这里会进行人工采摘,而量产的酒庄会用机械采摘),然后把他们破碎、去梗儿。
这儿说个有趣的事儿啊,传统工艺有很多破碎都是用脚踩的,甚至直到今天也有很多酒庄沿用。
接下来就是放在罐里,压榨,浸皮。
什么叫浸皮啊?
就是把葡萄肉和葡萄皮泡在一起发酵。
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吧,您想没想过,为什么葡萄肉是透明的,而酿出来的红葡萄酒却会是红色的呢?
这个红色从哪儿来呢?
您看,这就是浸皮导致的——葡萄肉是透明的,但葡萄皮不是红色的么?
所以红葡萄酒里的红色,就是葡萄皮里的色素。
当然,不是所有红酒的酿制都要浸皮,比如白葡萄酒,多数白葡萄酒的酿制都没有浸皮工序,直接压榨,当然还有一些例外我们以后讲到。
她没有混合葡萄皮色素的过程,所以颜色就是透明的,或者淡黄色、青绿色的。
在浸皮发酵之后,还有乳酸发酵工艺(就是把凌厉的苹果酸转化成柔和的乳酸的过程),包括杀菌、分离、澄清等一系列操作后,一瓶普通的红酒就可以装瓶了。
而更优质的红酒啊,还会多一道熟化的工艺,就是我们常说的橡木桶陈酿——这也是对红酒价格影响的重要因素。
您看吧,一个法国新橡木桶价格在几百到三、五千美元不等,美国橡木桶也得近一千美元吧,那一般波尔多型、勃艮第型就200多不到300升的容量,一次也就出个三四百瓶红酒呗,而且注重品质的酒庄新橡木桶买回来,用几次就不用了,味儿不够了,就把橡木桶再卖给其他小酒庄,叫旧橡木桶,但是三五年后也不能用了,没味了,那这些都是成本啊。
这里说到橡木桶,我就想到大家常问我的一些问题,比如‘所有红酒都需要醒酒么?’
这里回答一下,理论上说,没经过橡木桶的酒就不需要醒酒,经过橡木桶陈年的,那要根据其陈酿的时间之长,醒酒时间也逐渐加长。
比如橡木桶陈酿6个月的,您就醒半个小时;12个月的,就40分钟;没到最佳适饮期的,非要打开,就醒两个小时;过了最佳适饮期,比如82年的拉菲,您要几年前喝,是她的最佳饮用期,现在已经老了,喝的价值比不上它的货币价值了,非喝,就别醒太久,因为香气本来就所剩无几了,再挥发一会儿就不剩啥了。

不过这都是理论,我个人的感受是,一瓶红酒打开,不管贵贱,第二天喝是最好喝,是我最喜欢喝的,当然,每个人的味蕾感受都是不同的,这只是说我的感受。
大家还问我:‘红酒有保质期么?’
这里说一下,红酒到中国销售必须贴中文背标,必须填写十年保质期,但其实红酒是不讲保质期,刚才说了个最佳适饮期的概念,她只讲究最佳饮用期。
比如餐酒,或者没过橡木桶的酒,喝的就是一个果浆的新鲜感,它不具备陈年潜力和收藏价值,那三年之内,越早喝越好,虽然写着十年保质期,但是你第四年也就不好喝了。
那过橡木桶的呢,葡萄品种也好,品质也高的,有存放价值的,有复杂的口感的,有品鉴意义的酒,他的最佳适饮期和品质成正比。
有的十年才到最好的时候,有的装瓶二十年才是最好的,有的高品质的30年才到最佳饮用期,50年还能喝,这拼的就是品质了,但是具体判断,就要经验了。
一般市场上卖100以内的酒,就是尽早喝吧;大几百的,十年喝没问题;几千上万块钱的,一定别着急喝,问明白再喝,不然就容易糟践了,虽然喝个您开心,但是人家30年才到最佳饮用期的,相当于30岁壮年很好,您10岁就让他干活,肯定不尽如人意啊,暴殄天物啊,味道也不好,还不如喝几十块钱的到适饮期的酒呢。
好,那么今天关于红酒的酿制我们就讲这么多,当然了,讲的很基础,还有很多特种工艺的红酒,包括葡萄的种植都没讲,肯定不能一篇说尽啦,在日后的课程我会有详尽的介绍,别着急,今天只是讲一个大概的流程和脉络让您了解。
不过就今天这点儿内容,我们也能够感受得到:红酒啊,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创造的美好产物,我们承蒙大地、阳光、雨露的恩赐,更承蒙葡萄农、酿酒师们的辛勤与智慧,可谓是借助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我们才能够享用到一支美好的葡萄酒。

所以,让我们满怀着感恩和敬畏吧,面对每一支美酒,和每一天多彩的生活。
谢谢大家。
袁彦滨
2024.1.17
提议与建议:16268166666袁彦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