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为什么说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是葡萄酒历史里程碑式的人物?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1-17 07:22:49     14

【实验室里的巴斯德      来源:网络】

几乎所有的葡萄酒书籍都把生于1822年的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作为影响葡萄酒历史的重要人物介绍,甚至有人尊奉其为“葡萄酒之父”,让人感觉他是发明了葡萄酒一样,其实,1822年之前葡萄酒就已经存在并形成了很具规模的影响。那么,为什么路易·巴斯德对于葡萄酒来说还有如此高的地位呢?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路易·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生于1822年,逝于1895年。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在微生物学的领域,巴斯德的地位就如同牛顿在力学的领域一样,是巨匠级的科学家,他不仅开辟了微生物学这个领域,还创立的一整套的研究方法,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巴斯德一生最大的三项发现为:

1、微生物在发酵中和存放时的作用,发明了巴氏杀菌法(一种用加热的方式杀灭饮料中无益菌的方法);

2、微生物在传染病中的作用,并据此根除了危害蚕卵的细菌,拯救了法国的丝绸业;

3、发现并发明了很多防治疾病的疫苗,例如狂犬疫苗。

对于人类而言,可能第三项发现最为重要,但对于葡萄酒而言,大家也会明白,第一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从手术之前对器械的消毒杀菌,到对饮料用直接杀菌作用的巴氏杀菌法,巴斯德用他在微生物学中的伟大发现之一,解决了困扰当时整个葡萄酒业的难题,就是酿出的酒液不稳定、易酸腐的问题。

并且,作为一个葡萄酒痴迷者的巴斯德,真的是针对葡萄酒业的问题来进行研究的。

重要的时间节点在1854年,年仅32岁的巴斯德就已经是法国里昂大学的教授,针对于葡萄酒业遇到的酒液易酸腐的问题,他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酵母菌在发酵中和乳酸菌在葡萄酒液变酸中的作用。

酵母菌的发现颠覆了之前认为酒精只是糖分转化而来的固有认知,证明了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作用,使得葡萄酒的发酵变得可以通过人工来控制。

巴斯德随之发明的巴氏杀菌的方法,在酒液被加热到55-60℃的条件下,杀死乳酸菌等造成葡萄酒液酸腐的微生物,阻止其繁殖,使得葡萄酒能够长期存放,而且被加热后葡萄酒还会变得柔和圆润。并且,巴氏杀菌法除了造福于葡萄酒业之外,也被其他饮料生产行业大规模应用,特别是在牛奶领域的使用尤为重要。

【实验室里的巴斯德        来源:网络】

所以,路易·巴斯德针对于葡萄酒业的重要贡献由此可见,一个是帮助葡萄酒进行稳定的发酵,一个是防止葡萄酒在长期存放时酸腐,两个重要贡献使得葡萄酒酿造从靠天吃饭的自然生产转变为人为可控的科学生产,他被尊奉为葡萄酒之父也就有了可靠的实力,当然,准确的说,巴斯德应该是“现代葡萄酒之父”。

另外,关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有几个知识点可以介绍给大家:

1、巴斯德生于法国汝拉地区,这里虽小,但也是法国重要的产区之一,最有名的是汝拉产区的黄葡萄酒和稻草酒。

2、这条是八卦:年巴斯德26岁时,是斯特拉斯堡的化学教授,这货看上了校长的女儿,就直接给校长写信求亲,信上说:他穷,但在学校里工作努力,身体杠杠的,没有不良嗜好。然而居然校长真的把女儿嫁给了他。在婚礼的时候,这货居然忙工作忙的忘记时间,最后是一帮参加婚礼的同事把他从实验室里抓到的。所以说,科学家除了科学,其他方面还是不靠谱的。

3、巴斯德当年研究解决葡萄酒酸腐问题,甚至都惊动了当时的法国皇帝,可以说,这项研究是非常受重视的。因为当时法国战败需要赔人钱,靠着稳定起来的葡萄酒业的收入,最后才还完了债务。赫胥黎曾经说过:“1871年法国付给德国的战争赔款是50万法郎,但是巴斯德一个人的发明,已经抵偿了这一大笔损失。”

4、巴斯德的学生和助手后来创立了葡萄酒研究所,最后这个研究所发展成了现在的波尔多葡萄酒学院。

5、在科学史上和巴斯德的“巴氏杀菌法”并列的发现有:牛顿的“万有引力”、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的“镭”等等。

更多了解请点击以下链接


苏荷酒业的秘密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