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刚刚过去的2023年,对于白酒行业和从业人员来说,在开局的短暂惊喜之后,就是漫长的落寞和煎熬。
站在新一年的新起点,白酒行业未来会走向何方?我们作为行业一员应该怎样借势发力,才能事半功倍实现更好的收获?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认真研判和思考的。
从今天开始,潘哥将陆续发布《白酒行业前瞻》系列文章,向大家分享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本文是这个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2016年,是一个属于房地产业的年份。那一年,全国各地楼市如烈火烹油般涨声一片。相比之下,那一年的白酒行业,在渠道端虽有躁动,但总体仍略显平淡。
然而,站在8年后的今天回望2016年,我们赫然发现,那一年竟是白酒行业一个无比重要的转折年:
一是白酒产量达到最高峰,之后就一路下滑。
二是茅台酒价格在疲软多年之后开始步步高升,并由此引发了席卷全行业持续多年的“酱香热”。
自2016年起,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就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直到2023年,当预期中的报复性消费泡汤之后,之前被掩藏的种种问题开始不断显现,对于未来,大家也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01
白酒产量持续下滑
但头部酒厂扩产步伐不停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间,我国白酒产量从1358万千升下降至671万千升,产量“腰斩”。
但与此同时,茅台、五粮液、汾酒、水井坊等名酒厂家的扩产步伐却并未停歇,他们通过技术改造、新建窖池等方式,不断扩大产能。比如贵州茅台,产能从2016年的4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5.6万吨。
02
名酒厂家发力中低端市场
中小酒厂面临降维打击
在经济增速放缓,诸多酒厂纷纷力推高端、次高端新品的双重挤压下,为确保业绩稳定增长,头部的名酒厂家开始凭借其品牌优势和品质保证,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对中小酒厂形成降维打击,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自2022年开始,泸州老窖、水井坊等名酒就开始在中低端市场发力,分别推出新品黑盖、帝黄瓶天号陈等;2023年,五粮液推出新品尖庄荣光,连近些年一直高高在上的酱香型白酒茅台、习酒也分别推出了百元大单品台源酒和圆习酒。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低端白酒市场中,名酒厂家所占份额已经超过60%,充分反映出名酒厂家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凸显出中小酒厂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和艰难处境。
03
K型分化将成常态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在名酒厂家和中小酒厂的激烈竞争中,白酒行业将呈现出K型分化的趋势,行业洗牌加速进行。
名酒厂家凭借品牌、品质和渠道优势,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持续向上向好发展;而中小酒厂由于经营不善、产品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则可能面临被淘汰或整合的命运。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间,排名前五的白酒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从15.5%快速增长到42.7%,与此同时,我国中小酒厂数量从3000家减少至不足1000家。
强者更强,弱者消亡,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名酒厂家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趋势仍在持续,中小酒厂则感受到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未来,白酒行业或许不会像啤酒行业一样,最后仅有几家巨头竞争有限的市场。但是,必然还会有一大批白酒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
我们是有底线的
-
原创热文

银基港股退市,华致酒行利润下滑
酒类流通行业为什么这么难?

消费降级,库存高企
白酒行业凛冬已至,路在何方?

前三季度营收267亿超去年全年
山西汾酒继续保持高质高速发展

贵州茅台业绩高增长背后
丁雄军的2大功绩和2个待解难题
-
酒讯通全媒体矩阵

微信

头条

百家号

抖音

网易

搜狐

知乎

雪球
(本文同步在以上平台发布)
-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公众号仅进行摘编/汇集/发布,
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代表认同其观点。

爆料/投稿/交流/合作,添加主编微信
主编:潘达 编辑:小鹿
发现赞和在看了吗,戳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