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论什么样的娱乐方式性价比高,喝酒带来的微醺无疑是其中之一。
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喝酒,而是现在的白酒大多与服从性测试绑定在了一起,在一群陌生人面前让自己难受让自己出丑,在文明的现代社会,是越来越不被接受的。
三五知己聚在一起谈古论今骂骂老板,或者自己一个人对着喜欢的剧/音乐/书来点情绪上的催化剂,才是年轻人喜欢的喝酒方式。
所以年轻人不是不喝酒了,而是有了更新的喝酒方式,那些动不动就说自己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白酒,反而与现代化的喝酒场合格格不入。
换句话说,白酒=工作场合的社交工具,而年轻人需要的酒=娱乐场合的悦人悦己工具,而现在的白酒大概有下面四个问题。
1 白酒的度数太高
通常国际上的烈酒标准就是四十度,我们这里动不动就来个五六十度。
如果一场工作类酒席的时间是1,2个小时以内,倒是在酒席上进入状态的效率是快了。
但对于娱乐来说,需要的是饮酒带来的飘忽忽的微醺而不是酩酊大醉。
2 口感还是太辣
一些老酒蒙子也许是味觉退化了,总是觉得这样才是好酒,可是白酒又不能冰镇(透明变浑浊)或者加碳酸水来改善口感。
年轻人的舌头还是很灵敏,虽然经过这些年川菜湘菜的改善对于辣度的接受度高了,可是人本身还是更喜欢甜一些的口感。
3 喝酒方式单一
虽然每种名酒最被推崇的方式就是直饮,否则就是暴殄天物。
但其他蒸馏酒也可以跟各种饮料进行搭配出名目繁多的喝法,哪怕是最简单的也可以加个苏打或者冰来让普通人入口。
白酒在这方面就没有任何方法,恐怕任何改善都会被笑掉大牙,甚至还会被扣上不尊重传统文化的帽子。
要知道黑咖啡除了白领民工喜欢外,恐怕还是各种加奶加糖加椰汁的咖啡饮料更适合作为休闲饮料。
4 价格高
虽然100以上的白酒的就可以被称为中高档酒了,但是在年轻人眼里,这样的价格还是有点偏高,毕竟果汁,奶茶,咖啡的价格都在这里摆着了,一杯酒,一瓶酒是不是可以降到几十元的档次?
当然,还可以大瓶换小瓶分装,甚至大杯奶茶+小杯酒精组合买卖,喝的时候自己兑一下就可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日本,既有各种专卖日本酒和洋酒红酒的专卖酒店,类似于我们的专营,价格略贵,酒也高档一点,但也有在超市里,包装的像软饮料的各种水果味的气泡酒(碳酸+酒精),通常和啤酒摆在一起,价格就便宜很多。
甚至还有很多不含酒精的酒味饮料,那感觉,大概就是去点一杯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吧。
到现在为止,国内虽然有RIO为代表的预调酒,也有江小白这种走渠道的白酒,但是最后都处于刚火就偃旗息鼓的状态。
外行起家,虽然可以做酒但是对于酒本身的调制,还是不如老一代传统的酒厂。但是老一代的传统酒厂守着自己的消费人群和高毛利,也不愿意躬身下去专门为年轻人做酒,万一要是影响了自己的调性可以不妙了。
不过现在事情应该有了转机,茅台都联名瑞幸做咖啡了,洋河做了一款虽然不成功但的确是瞄准年轻人的微分子酒,但这不是从产品开始就为年轻人打造,而仍然是传统白酒的附庸和延伸。
也许自己是革不了自己的命的,看以后能不能有品牌或者供应链做出创新吧,现在举着啤酒和掺可乐的洋酒的年轻人,应该会有机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