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白酒行业的五轮周期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25 08:28:52     28

白酒行业属于弱周期行业,华泰证劵认为,2000-2018年白酒行业共经历四轮完整周期,分别为2000-2003年、2004-2008年、2009-2013年、2014-2018年,本轮周期始于2019年。

2000-2003年白酒行业景气度的上行主要为估值抬升,驱动力主要为亚洲金融危机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叠加中国加入WTO刺激中国经济恢复稳健增长,宏观环境向好支撑白酒板块向好。此后,因行业政策的变化白酒行业迎来调整。

2004-2008年,在经济不断高景气、流动性宽裕、政商消费繁荣的背景下,白酒指数走出了16个季度上行趋势。

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申万白酒指数由720点上行至11411点,上涨+1484%(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94%),PE-TTM由22倍上行至95倍,上涨335%,2004-2007年代表性酒企(茅台、五粮液及泸州老窖)年净利CAGR达40%。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白酒行业迎来调整,白酒指数陷入连续4个季度的调整。

2009-2013年,在金融危机过后,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内需消费较旺盛,白酒需求回暖,白酒行业再次迎来上涨,白酒指数走出了14个季度上行趋势。

2012年12月“八项规定”出台限制三公消费,中央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禁酒令”;2012年酒鬼酒塑化剂事件、洋河股份散酒门及古井贡酒勾兑门事件的相继爆发加剧社会对饮酒安全的担忧。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白酒板块陷入深度调整,下行周期时间长,且调整深度较上两轮进一步加剧。

2014-2018年,2014年后消费逐渐替代投资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下大众消费崛起,有效替代遭受政策压制的政商消费,成长为白酒市场新的消费主力;与此同时,外资流入支撑板块上涨。

2016年起中国加大金融改革及对外开放力度,陆港通启动,大量外资加码中国市场,白酒行业凭借稳定的经营表现、优异的商业模式受到外资追捧,外资对食饮板块持股市值的不断攀升成为支撑本轮白酒板块行情的重要力量。

此阶段,白酒指数维持18个季度的上行趋势。本轮白酒板块行情终结于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压力较大及贸易摩擦带来的外生冲击。

2018年3月去杠杆政策陆续出台,6月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而此前支撑经济景气的房地产棚改货币化及PPP项目陆续退潮进一步加大经济下修压力,外生冲击下白酒板块进入调整期。

2019年至今:2019年年底,疫情的来临并没有影响白酒行业,反而是刺激了白酒行业的发展。

2019-2021年年初,白酒行业迎来大幅上涨。此后,由于前期的产量过剩和高库存,白酒行业迎来新的调整。

2022年,中国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为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6.20%,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全国白酒产量连续第六年下跌,与2016年高峰时相比近乎“腰斩”。2023年1-7月,中国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236.7万千升,同比下降13.3%。

华泰证劵称,从调整幅度和时长看,每轮周期历时5年左右,其中上涨周期延续6-16个季度左右,对应申万白酒指数涨幅48%-1484%不等;下行周期延续2-6个季度左右,跌幅37%-67%不等。

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及公司基本面是启动板块行情的核心因素,而短期事件、资金面博弈的影响相对有限。

从行业规划来看,根据《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在产业经济目标上,预计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产量800万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长8%,年均递增1.6%。根据年均复合增长率进一步测算,2027年白酒行业产量约为826万千升。

根据《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在产业经济目标上,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达到9500亿元,增长62.8%,年均递增10.2%。根据年均复合增长率进一步测算,2026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2027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1537亿元。

目前,白酒行业依然在调整和去库存之中。从行业规划来看,白酒的增长仍然可期。本轮周期自2019年至今已经有近5年的时间,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或已在尾声阶段。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