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白酒知识|一杯白酒五种文化,您了解多少?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24 15:18:32     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白酒,是粮食之精华,也是天地自然之结晶,一杯白酒,藏着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理解。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酿酒历史,白酒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的智慧也融入中华文明的骨子里,一杯白酒,藏着多少中国人的豪气与风骨。
酒是大自然的馈赠,作为一个饮酒之人,喝酒不能只品它的味道,还得懂得其背后的文化。千年酒文化,悠悠众生情。
丰富厚重的艺术文化
数千年来,诗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和酒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精神生活的需要。
翻开我国文学史,有关酒的记载比比皆是。
曹操的“对当歌,人生几何”;杜甫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些才华横溢的文人,还赋予了酒很多雅称,如“金浆”、“琬液”、“琼苏”、“欢伯”等。
与酒有关的历史典故也相当丰富,如“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杨贵妃醉酒”等。无论是帝相、达官贵人,还是文人雅士、市井布衣皆爱酒。
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酒的魅力。
历史悠长的种植文化
中国有句古话:“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是国之根本,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让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而粮是酒之肉,粮食的质量直接影响白酒的口感和风味。
白酒界素有“好酒都是粮酿造”的说法,从一粒高粱到一滴美酒的漫漫征程,需要经过多少岁月!它们伴随着这块土地从蛮荒到文明,用一生成全一个美酒的世界。
早在1741年,《贵州通志》中就有记载:“按黔省所产之酒,以仁怀茅台村之高粱最佳”,说明茅台镇在此之前就盛产高粱酒。
《仁怀县志》亦记载:“清道光二十年,仁怀种植高粱8000余亩,至民国时期种植10100亩,解放初期为31000亩,逐年增长。”
时至今日,中国的山川河流依然用它的“血液”孕育滋润着高粱和其他谷物,用一方美酒回馈一方人民,让一方土地闻名于世。
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美酒”,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赋予每个地域酿制出不同美酒的属性,诞生出各种香型的白酒,好比山西清香酒,陕西凤香酒,四川浓香酒,贵州酱香酒,同样的酿造工艺和酿造原料,换一个地方产出来的白酒风味大相径庭。
就像有句话说的:“离开茅台镇就酿制不出好酱酒!”茅台镇拥有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冬暖、夏热、少雨,少风的特殊小气候十分利于微生物的栖息,它们不断繁衍生殖,将此地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酒窖。就算你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配方,也无法复制茅台镇独有的微生物环境。可见,地域对于白酒酿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独特复杂的酿造文化
酿造,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有着脉络清晰的自成体系,一杯好白酒,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支脉,其酿造工艺延续了几千年,以酱酒为例,遵循时令而酿,“端午制曲,重阳下沙”,遵循古法而酿,一年一次生产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尽千帆终实现从一颗粮到一滴琼浆玉液的升华。
贵州领酱酒深耕酱酒领域,每一瓶酱酒都严格恪守“12987”工艺酿造,依自然而生,师古法而酿,顺自然而成。
奥妙无穷的储存方式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这种属性在酱酒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一般而言,刚酿制出来的新酒比较刺激,风味不协调,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储存来改善酒的风味,让酱酒的口感更加柔和丰满。
然而,酱酒的储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储存不当,反而会影响酒质和口感,各大酱酒企业也有自己独特的贮藏方式。
一杯白酒,蕴含五种文化,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真的值得我们细品。
让我们小酌一杯
感受白酒之魅力
领略华夏文化之美
原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自酿酱香型白酒窖藏20年,口感堪比茅台,真是这样吗?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七个轮次取酒的特点

混白酒圈一定要知道的知识!

中国酱香酒文化

白酒有多少种香型,你知道吗


END
喝秉成心想事成!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