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当前传统白酒行业最大的矛盾是什么?(第1966篇)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17 14:38:26     33

随着白酒行业不断升级换代,我们看到很多酒企或品牌都越来越无法适应这个行业,业绩也是连年下滑,效益更是持续滑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酒企或品牌方对当前行业内的最大的矛盾没有多少认识。当我们的经营或营销不是以解决这个“矛盾点来”推动业务的时候,我们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于钱花了,人也累,但是事情却失败了。所以了解行业最主要的矛盾点所在,然后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并贯彻到底,这才是一个酒企或酒商最终获得新的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所在。那么当前行业内最大的矛盾点是什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话题,希望能够对酒企或品牌的决策起到帮助,业欢迎大家多交流。

第一、行业进入门槛依然较低,大量酒企依然在持续不断提供低价值酒水(一般酒水),尽管这一市场已经过剩

尽管都在喊行业集中化速度加快,强大的酒企越发强大,中小酒企越发弱小,但是这只是一般意义上来讲。其实传统白酒行业发展至今,进入门槛一直都不高。为什么?因为即便当下,你要是有名酒企或名品的关系和资源,就可以直接拿到代理,甚至是开发自己的条码;你要是有自己的哪怕是作坊式的酒厂,也可以直接面向一部分市场持续供应产品,例如中低端市场,例如乡镇市场,甚至是给特殊渠道定制酒水产品。应该说,在传统白酒行业内,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所以即便集中化程度在提升,即便市场竞争再激烈,我们家门口的酒水市场可能依然保护很大的丰富度,例如你家门口的烟酒店是不是始终都摆满了各色各样的白酒产品?从高端到低端,从区域内产品品牌到外来竞品。这些无不在告诉我们——传统白酒行业进入门槛并不高。因此,尽管从总吨位数上来看,行业近十年来酒水供应量在持续减少,但是低价值酒水市场存量依然庞大,这也是很多中小酒企或作坊式酒企,甚至是散酒酒企都可以获得生存的主要原因。

第二、从消费者层面来看,消费者对高价值的酒水品牌需求越来越大

从供应端看,低端酒水市场存量依然庞大;但是从消费端来看,消费者正在完成从低端消费向品牌化消费的转型升级,这一特征已经让近十年的酒水行业发生巨大变化。为什么一瓶50元的光瓶酒玻汾可以全国化大卖?为什么牛栏山二锅头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高歌猛进?为什么东北光瓶酒市场快速萎缩,若干品牌在市场上再也毫无竞争力?为什么次高端市场快速扩容?为什么连五粮液这样的品牌在持续多年价值升级不力之后也遇到了危机?为什么茅台越涨价卖得越好?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的崛起。

不仅成功的品牌迅速高质量崛起,我们从酒企来看,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即近十年来,那些持续进行核心品牌或品系价值化结构化升级的酒企,就算大环境不好(例如疫情期间)也可以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古井就是近5年的典型,凭借年份原浆(尽管有争议)已经突破200亿规模;而10年前规模依然不大的河南仰韶,更是凭借彩陶坊品牌系列化结构化运作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当前已经成为河南省内头部酒企或品牌,更是已经开始向省外市场扩张;就连10年前已经处于破产边缘的李渡高粱也在近些年通过品牌化改造,通过卖老酒和品牌价值化运作实现了“翻身”。而这些酒企其实都只是做对了一件事情——即都在近些年持续向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酒水,提供更具价值感的酒水品牌,与大多数中小酒企是截然不同的。

第三、行业当前最大的矛盾就是——供应和需求端的不对等,也就是很多酒企依然持续供应一般价值或品质的酒水与消费者对高价值品牌酒水的需求不完全对等的矛盾

行业依然保有大量低价值和一般品质的酒水存量;但是另一边却是消费者近些年消费理念持续升级,认知更加趋向于品牌化,低价值的酒水需求不再是行业主流需求,所以供需两头产生了“不对等”。

当一个酒企始终在低价值酒水市场运作,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闭门造车”,因为它不是以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和升级,来倒逼自己走向品牌化高价值酒水的运作。无视这种改变之后,久而久之,很多中小酒企的市场被那些更具价值和品质的酒水所占领;进而自身长期陷于和同类低价值酒水竞争对手开展竞争,越来越离不开更大的费用投入和内卷,所以效益越来越差,市场也始终难以做大。而迎合这种行业矛盾并提供优质高品质酒水的品牌则可以“如鱼得水”,赢得市场、用户以及高毛利。所以,可以预判的是,未来5-10年,持续以低价值酒水投放市场为主的酒企或品牌方,只会走向与市场主流需求不兼容而被边缘化或走向死亡;而他们的市场也将逐渐被更具价值感和品质的酒水品牌所替代。

最后,分析行业内当前最大的矛盾点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开展积极有效的决策。首当其冲的就是抓紧向塑造有价值的品牌进行“过渡”,这是当下以及未来的长期战略,尽管当前“大半个身子”还在以低价值酒水大量投放市场为主;另一方面,在塑造有价值的品牌的过程中,需要继续保持费用投入和内卷,持续“蚕食”其它低价值酒水产品或品牌,毕竟这个市场的存量依然庞大,以此就可以持续扩大自己的基础市场和资源,为“投资品牌”提供更有利的支撑。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