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博士学位论文】企业助农如何实现“义利并举”——来自五家涉社会创新实践的启示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14 04:24:23     13

点击   蓝字   关注我们



企业助农如何实现“义利并举”——来自五家涉农企业社会创新实践的启示

摘要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农村农业的发展这项艰巨和重大的历史任务一直都有多方力量的广泛参与,而民营企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许多企业从过去传统、被动的慈善救济、捐款捐物的模式中走了出来,转而将乡村发展与市场逻辑建立联系,将公益行为与日常的经营行为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行为一方面高效的推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新舞台。将企业助力乡村经济建设中付诸的各类实践案例加以归纳分析,梳理企业助农的行为模式,为其他乡村发展企业提供参考,不仅能够加快乡村振兴的战略进程,也能够为更多的企业实现“义利并举”。本文采用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五家乡村发展企业的社会创新实践进行研究归纳,以企业社会创新理论和共享价值理论为基础视角和框架,通过对农业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深入访谈,从乡村发展企业进行社会创新的目标动机、行为模式和实践成果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分析农业企业作为促进乡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所发挥的价值和产生的影响,并对五个案例分别进行剖析,概括出五种各具特色的乡村社会创新实践模式,除此之外,还梳理它们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从中提炼出具有参考意义的一般性经验启示。本文共概括出五种乡村社会创新实践模式,分别是大规模、宽领域的进行战略布局、联络生产端与消费端,在城乡链接上创造价值、企业下沉,打造数字化乡村试点、义利双重价值的产品下乡和企业嵌入,属地化的乡村发展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目标乡村的特点通过社会创新活动开发而来,各具特色和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它们的共性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将对农村市场需求的洞察与解读和自身的使命愿景加以融合作为社会创新的出发点和起始点;第二,以自身在行业内长期积累下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作为依托,并寻求切合实际的嵌入模式;第三,着眼于农村的可持续化发展,重视当地人才的培养和组织机构的建设。从这些共性中可以得到一定的经验启示: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若想为农村农业发展贡献力量而又不愿牺牲既有利益,应当重新审视农村市场与农业发展的需求,牢固自身的产业技术体系,并以此为优势和手段进行商业创新,并始终以支持本地集群的发展为目标和前提进行介入,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义利并举的农村企业社会创新格局。 

[1]曹伟奇. 企业助农如何实现“义利并举”[D].中央财经大学,2022.DOI:10.27665/d.cnki.gzcju.2022.001134.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