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酱酒投资深度报告Ⅱ》观古酱酒行业4年前调整,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呢?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11 21:32:02     30

2013 -2016年既是酱酒的消费培育期,也是酱酒的行业调整期。行业调整,需求遇冷,韬光养晦,静待转机。




中国的 GDP 在 2011 年结束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 2012 年增速降至了7.86%,同年八项规定推出,白酒的政商务消费场景受限,极大影响了高档白酒的销售。2013年飞天茅台的批价相较两年前高峰下滑53%至880元,终端零售价跌破了千元,茅台的业绩增速一度放缓。

由于酱酒产能释放的滞后性,在上一轮酱酒热的扩产中的产品多在该轮调整期出厂,酱酒行业产能过剩的弊端也就更加的明显,多数中小型的酱酒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被市场淘汰。

上一轮酱酒热入局的业外资本也折戟沉沙,如 2017 年娃哈哈退出领酱国酒公司,更有资本方无视行业规律,向渠道压库存、缩减开支甚至是贱卖企业的情况,一批在行业里有知名度和历史的品牌就此销声匿迹。2017 年酱香酒产量下滑10%,近4万吨酱香酒产能退出, 2014 - 2017 年期间,行业的产能的复合增长率为负的1%,而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2%。



厂家名声好不好?老板思路新不新?

合作模式对不对?服务团队有没有?

品牌赋能大不大?体系流程全不全?

基酒储存够不够?入行酱酒明七问

关注酱酒盟解惑 ☟☟☟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