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关于葡萄酒的疑问与误区,你踩雷了嘛!?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10 18:19:18     18

大多人越来越青睐葡萄酒,如果你是刚刚入门的葡萄酒小白,还对葡萄酒存在很多误区,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会有损形象噢~下面为大家解开一些关于葡萄酒的常见疑问和误区,在这里小编分享一些葡萄酒入门常见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了解。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由葡萄果实中的糖分转化而成的,葡萄中所含的糖分越高,其潜在酒精度(糖分完全发酵时葡萄酒的酒精度)就越高。当然,酒精度也可以在酿酒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控制。

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葡萄酒结构的平衡性。平衡指的是葡萄酒中各结构成分互相融合的程度,包括果香、甜度、酸度、单宁和酒精度等。

图片

也就是说,酒精度并非衡量葡萄酒质量的绝对指标,更不是越高越好。真正优质的葡萄酒就好比一支悠扬的协奏曲,各方面都十分均衡且和谐,不会有某项要素显得过于突兀。

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葡萄皮,成酒的颜色不仅受葡萄品种的影响,也受酿造工艺及陈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葡萄品种的果实大小和果皮厚薄程度不同,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深浅也不一样。赤霞珠和西拉等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会更为深浓,多为紫红色或深宝石红色;黑比诺等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则色泽较浅,多呈浅至中等宝石红色。

另外,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与葡萄汁的接触时间越长,萃取出来的色素和风味特征就越多,葡萄酒的颜色也就越深。

图片

通常而言,红葡萄酒的颜色会在陈年过程中越来越浅,最终变成红茶色或棕色;白葡萄酒则正好相反,从年轻时的柠檬色或金黄色逐渐向棕褐色演变。

一般而言,葡萄酒颜色越深,酒体越饱满,所含单宁也越多,风味偏浓郁;而葡萄酒颜色越浅,酒体相对来说越轻盈,风格偏优雅或清爽。

补充:

所以虽然通过观察葡萄酒的颜色,我们可以从视觉上对其品质、风格等作出一个大概的判断,但葡萄酒的颜色也并不能作为评判葡萄酒品质的直接依据。

葡萄酒里出现少许沉淀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酒石酸结晶是葡萄酒中最常见的沉淀。酒石酸是天然存在于葡萄果实中的有机酸,也是葡萄酒酸度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低温环境下,酒石酸会析出形成晶体,但不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溶解,因此很容易在酒中形成沉淀。所有种类的葡萄酒中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沉淀。

图片

除了酒石酸结晶之外,在一些红葡萄酒中也会出现一些颜色较深、呈薄片状的沉淀,这种沉淀的主要成分是在陈年过程中逐渐沉积的色素与酚类化合物等物质。

不论是酒石酸结晶,还是沉积的色素与酚类化合物等,这些沉淀都是天然形成的,无毒无害,也不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只需在饮用前通过换瓶除去即可。

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当葡萄酒受到微生物污染或是因储存不当而变质时,也会产生较少见的絮状沉淀。这种沉淀一般漂浮在酒液中,且酒液浑浊,葡萄酒可能出现令人不悦的气味。当遇到不确定的沉淀物时,仔细观察酒液是否澄清,就可以简单辨别出来。

图片

曾经有人用“眼泪”一词来形容葡萄酒,即“会哭的葡萄酒才是好酒,因为它能够哭出更多的酒泪。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挂杯”现象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比较高,并非好酒的绝对标准。比如那年的气候比较炎热,导致葡萄的糖分过高、葡萄酒的酒精含量过高,就会出现密集的“酒腿”。

一些人认为螺旋盖的酒比较便宜,所以酒质肯定不好。其实,螺旋盖是一种非常好的葡萄瓶塞,尤其是对那些25美元以下的葡萄酒来说。这些葡萄酒都应该在3-5年内饮用,用螺旋盖完全可以满足密封的要求。

图片

图片

可能是受老酒的影响,认为葡萄酒也是越放越好。实际上,葡萄酒的品质和价格,是随不同的年份呈曲线波动的,而不是随酒龄呈直线上升形态。因为葡萄酒的品质不是取决于酒龄,而是取决于葡萄园的土质和葡萄生长采收那一年的日照、降雨量及气温的适时与适量(酒标上年份不是灌装日期,而是葡萄生长采收的年份)。同一块土地,由于每年的气候不同,葡萄酒的品质也就存在相应的差异。

喜欢记得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哦~~

图片

享红酒人生,因你而美,翌林商贸!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