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分组讨论座谈会观点采撷


11月30日下午,赛罕区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举办“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政校企媒产教融合共同体战略合作启动大会,全力以赴推进实施“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建设。

在现代化工产业聚群座谈会召集人、赛罕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郝志强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化工与建筑系主任王斌的共同主持下,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座谈会正式拉开帷幕。
王斌主任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学校基本情况做了简单介绍。他表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化工专业发展较早,在目前行业用工需求大的情况下,学校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和环境监测专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专业结构调整后,化工院系开始与化工企业、煤加工企业深度合作,下一步呼职院希望能与更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更多本科高校在专业培养方面有更好的交流。

内蒙古大学化工学院副书记温海鹏指出,学校目前存在本科生相比就业更倾向于考研考公、学生对专业及企业了解太少且比较被动的情况,为此,学校将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转变本科生就业思想上,并组织带领学生进企业参观,希望以带学生进企业的方式让学生增进对专业、企业等各方面的了解。欢迎各个单位到学校选聘人才,给学生提供进企业参观了解的机会,加强彼此交流合作。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河套学院、托县高级职业中学各代表也就院校规模、开设专业、毕业人数、目前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等做了简单介绍。各方表示,当前本科生普遍存在就业意愿不高的情况,学生对企业内部和周围环境要求较高,但目前化工企业的环境普遍达不到学生的理想要求,在转变学生思想方面校方还将加大力度,同时希望与各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学生更好就业。

各大企业就企业概况、人才需求、薪资待遇及面临问题做了简单阐述。专业技术型人才、高层次人才招人难、留人难是目前的主要问题。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代表王玉超介绍到,鑫华半导体是一家技术密集型企业,主要以化工人才为主。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引进各层次的高质量技术型产业人才,希望有更多学子加入鑫华半导体。
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镔讲到,航天红峡化工隶属于航天科工六院,属于央企军工。近几年对人才需求量较大大,尤其是化工博士人才十分紧缺。技能人才稀缺,传统工种人才匮乏,专业技能等级高的师傅稀缺,集成系统操作工、电工、焊工等招聘困难。而本科生对于管理、技术等的意愿大,对于操作工的意愿小。希望能将企业的需求传达到学校,与各高校加强联系,保持对接,联结互通。

现代化工产业聚群座谈会召集人、赛罕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郝志强结合办案工作中遇到的常见用工问题发表总结。他表示,当前社会存在产业发展比较单向、人才存在新老断层的问题,呼和浩特市专业型人才不能充分满足企业需求,专业人才供给存在短板。大学应当开设培训班增强技能,并通过技能考试获得专业证书,注重精神及人文培养;企校双方要加强校企联合,企业用工应更加规范化;学生应该适当转变就业观念,通过校企联合积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方向、用工需求以及自己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等。接下来,希望校企各方共同联结合作,整合资源,促进赛罕区产业更好发展。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机制创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具有重大意义。本次座谈会为院校服务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搭建了合作平台,会上创建了线上交流群,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沟通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