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论是供应链,还是跨境电商贸易,中小微企业是主力军,他们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表示,因为数据不全、抵质押品不多等因素,中小企业在实际融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
为了弥合数据不足,渣打银行尝试与供应链金融科技企业联手,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渣打的服务仅是近年来科技赋能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缩影。据解,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均已成为银行服务供应链金融中的“标配”技术。在这些技术之下,银行的服务也逐渐从“前端”变为“后端”,更加灵活且无处不在。
“银行的服务不仅给企业提供银行自身的交易平台,还可以按照企业和产业要求,将产品作为 ‘模块’嵌入到核心企业、第三方平台,或场景化的平台当中。”中国银行相关人士介绍,该行邀请核心企业、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同业等更多的市场主体,共同搭建集成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式、无边界的全景开放生态圈。
/
/
据了解,绿色链、汽车链、农业链、医药链等十余个供应链已成为当前银行重要的发力点。
以绿色产业链条为例,多家银行均加大了对企业和供应链的绿色转型的相关支持力度。
交通银行表示,清洁能源关乎人类未来发展,该行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产业的支持服务力度,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提高央企客户绿色信贷占比,投贷联动支持央企新能源布局。
汇丰银行亦表示,该行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来帮助企业加速低碳转型。
此外,工商银行亦指出,在助力供应链发展方面,工商银行深入构建数字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解构产业链堵点,倾斜信贷政策资源,全力支持制造业、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超4.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4万亿元,绿色产业贷款规模持续显著增长。
/
/
跨境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各家中外资银行的必争之地。在本次链博会上,跨境金融服务亦是各家银行展出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际上,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亦是重要一环。提升经常项目收支便利化水平、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优化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均是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机构持续发力的重点。
除了中资银行外,外资银行在跨境服务方面亦有优势,且看好未来中国跨境供应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