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桌上我们经常有需要用酒来表达敬意、谢意或者盛情难却时发现喝不了酒,这个时候通常会以茶代酒,这是不胜酒力者而所行的礼节,而以茶代酒却也是实实在在有出处的。
“以茶代酒”的典故很早出现在晋朝陈寿写的《三国志·韦曜传》里:”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文中的“皓”即孙皓,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文中的“曜”指的是韦曜,吴郡云阳人,以博学多闻而被孙皓所器重。吴王孙皓每次大宴群臣,臣子至少得饮酒七升。韦曜的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经常允许他少喝,或暗中赐茶来代替酒。
以茶代酒本来是一段君臣佳话,奈何结局却不是那么美好,毕竟作为“亡国之君”的臣子通常下场都不会那么好,今天我们就暂且不提,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查一查呢。
说回以茶代酒这个典故,会发现最早这是上位者的恩典,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碰到不得不喝酒的时候往往是面对领导或者甲方等,那么这个时候以茶代酒敬酒就要拿出诚意,要实话实说自己不能喝酒,只能以茶代酒表达敬意,礼貌的方式是站起来双手端杯,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给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