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这种中国人的传统饮品,曾经是餐桌上的必备佳酿,也是商务场合的沟通媒介,更是送礼拜访的首选之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的升级,白酒的市场地位和受欢迎程度都在不断下滑,甚至有人说,白酒已经成为了没人喝的酒。
那么,白酒行业的现状和趋势究竟如何?白酒企业又是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从一个最近引发轩然大波的事件说起。
古井贡酒的年份造假风波
古井贡酒,这个来自安徽的白酒老大哥,近日再次深陷舆论风波,原因是其旗下的一款名为“年份原浆”的产品被曝光是勾兑酒,而其标注的年份只是商标名,并不代表其产品的真实年份。
据悉,年份原浆系列是古井贡酒在2016年成功注册的商标,主要包括年份原浆古8、古16、古20等,其价格也随着数字的增大而递增,最高的古20售价高达3980元一瓶。这些数字,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这些酒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陈酿,有着丰富的香气和口感,也有着不菲的收藏价值。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消息称,这些所谓的年份原浆,其本质上是勾兑酒,也就是用不同的酒精度和香型的酒进行混合,以达到一定的口感和风格。而其标注的年份,只是一个产品编码,和酒的真实年份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有些酒的灌装日期都是新的,和年份的概念相去甚远。
这一消息一经曝光,立刻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愤怒和不满,纷纷质疑古井贡酒的诚信和质量,也让古井贡酒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面对外界的压力,古井贡酒也无奈承认了其年份酒名不副实,表示年份原浆只是商标,后面的数字为产品编码,与酒的年份无关。
白酒行业的年份游戏
古井贡酒的年份造假风波,虽然引起了轰动,但其实在白酒行业并不是个例。在白酒行业,有一个普遍的观点是,酒越陈越香,年份越长的酒价格往往也会越贵,也更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酒企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往往会在数字上面做文章,以年份作为代号,或者用一些含糊的词语来暗示酒的年份,比如“老酒”、“陈酿”、“珍藏”等。
例如,黄鹤楼酒旗下的生态原浆系列,也有12、15、20等数字,但其实这些数字只是代表了产品的香型,而不是真实的年份。还有一些酒企,会在一坛酒当中放入几滴老酒,就能够把整个年份提高,或者用一些老酒的包装来装新酒,以此来欺骗消费者。
这种以年份作为噱头的做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酒的销量和价格,但也容易损害酒的品质和信誉,也违背了白酒的传统工艺和文化。而且,这种做法也很容易引发诉讼纠纷,因为涉及到商标侵权和虚假宣传的问题。事实上,古井贡酒的年份原浆系列,就曾经被五粮液、洋河股份等知名白酒企业起诉,只是最终并未成功。
古井贡酒的经营困境
虽然古井贡酒靠着年份原浆系列在疯狂赚钱,但其背后的隐忧也越来越明显。
根据财报显示,古井贡酒的年份原浆系列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70%以上,产品毛利率也稳定在85%左右,可以说是古井贡酒的核心产品和利润来源。然而,这也意味着古井贡酒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发展,一旦年份原浆系列出现问题,就会对公司的整体业绩造成重大的影响。
同时,古井贡酒也面临着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库存压力和区域依赖等问题。今年前三季度,古井贡酒在销售方面的支出达到了43.6亿,同比增长超过20%,占据到公司总营收的27.35%。对比来看,白酒老大哥贵州茅台的销售费用都只有30.6亿。这说明古井贡酒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营销活动,但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古井贡酒的库存也在与日俱增。今年上半年,年份原浆系列库存同比增长53.5%达到了1.71万吨,对此公司回应主要是因为收入提高增加了产品备库。然而,这也反映了古井贡酒的销售能力不足,无法将库存及时转化为现金流,也增加了资金占用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