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葡萄酒小白实现0-1进阶,晓摘帮你复盘。我们从四个维度来了解葡萄酒。
酿造原理和品酒基础知识
一, 葡萄酒类型
葡萄酒不只包括红葡萄酒,还有白葡萄酒、桃红酒、起泡酒、甜酒、加强酒等多种类型。
只要掌握两个简单的酿造原理,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类型。
第一个原理:酵母与糖发生化学反应,“排出”酒精和二氧化碳。
第二个原理:葡萄皮给红酒带来颜色和单宁。
第一种划分方法,依据“甜还是不甜”区分葡萄酒。糖分被酵母全部“吃”完的,叫作“干型酒”,糖分没有被吃完的,就叫“甜酒”。
第二种划分方法,和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没有排出去有很大关系了。如果排出去了,就是不带泡的“静止酒”(still
wine)。如果把发酵容器封闭起来,不让二氧化碳跑掉,酒里就会出现气泡,酿出来的就是“起泡酒”(sparkling
wine),比如最有名的起泡酒——香槟就是这么酿造的。
第三种划分方法,根据颜色,用带皮的红葡萄酿的酒是红葡萄酒,用不带皮的白葡萄酿的酒是白葡萄酒,桃红酒是提前把皮拿出来,颜色就会介于红与白之间。
二, 酿造过程
采摘,发酵,陈酿,澄清和装瓶。
三, 如何品酒
葡萄的酸度直接和酒的酸度有关,葡萄的糖分会转化成酒精,葡萄皮的涩感会成为酒里的单宁,葡萄的糖分成熟度和生理成熟度一起决定了酒体轻重。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多维的葡萄酒的口感结构:酸度、酒精度、单宁和酒体。其中,酒体是葡萄酒的肉,而酸度和单宁是葡萄酒的骨架。
1,看:澄清度、颜色深浅及色调、边缘色带
澄清度可用词汇:从无光泽到光泽:晦暗(murky)、暗淡呆滞(dull)、明亮(bright)、闪亮(brilliant);
从浑浊到清澈:浑浊(hazy/turbidity)、清澈(clear)
颜色深浅以及色调可用词汇:颜色深浅:浅(pale)、中(medium)、深(deep);
白葡萄酒色调:稻草黄(straw)、黄(yellow)、金黄(gold)、琥珀色(amber)、棕(brown);
桃红葡萄酒色调:粉红(pink)、三文鱼色(salmon)、铜色(copper);
红葡萄酒色调:紫红(purple)、宝石红(ruby)、石榴红(garnet)、茶色(tawny)
边缘色带:清晰与模糊
2, 闻与晃:强烈度、果香与非果香、三级香气
a.静止闻香只能闻到酒表面扩散性最强的那部分香气。
b.晃杯闻香,看挂杯,酒精度高,挂杯多,酒精度低,挂杯少。
c.判断香气。
3, 浅尝一口:
·酸度是高是低?
·单宁(涩度)是高是低?
·酒体是轻是重,能否猜测一下酒精度?
·甜度是高是低?如果是干型酒,是否有残糖?
·是否有苦味?
·回味是长是短,是否愉悦?
·整体的口感风格是什么,是以酸度、单宁还是酒体作为主导?
4,回味和口感
酸度+单宁=葡萄酒的骨
酒精度+风味浓度=酒体
v 葡萄酒七大品种
品种,可以说是最常见的针对葡萄风格的归类了。我们通常会用某个葡萄品种的名字来代指用这个品种酿的酒,比如霞多丽葡萄酿出的酒我们称之为霞多丽葡萄酒,或直接称霞多丽。对品种稍微有一点概念的人,都很喜欢根据品种来点酒,例如和侍酒师要求“我点一瓶黑皮诺”,哪怕侍酒师经验和知识有限,也知道客人在说什么。晓摘只简单罗列,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后面单独讲一期。
·霞多丽:最风靡的白葡萄品种。
·长相思:原生于法国卢瓦尔河谷。
·雷司令:代表产地是德国,也是很高贵的白葡萄品种。
·黑皮诺:是一种比较平价的红葡萄品种。
·赤霞珠:是全世界种植最广泛的红葡萄品种之一。
·梅洛:色红葡萄品种,用于酿制红葡萄酒,一般做赤霞珠的陪衬。
·西拉:原产于法国,在澳大利亚等部分新世界国家被称为设拉子(Shiraz)。
v 葡萄酒七大产区
·法国波尔多
·法国勃艮第
·法国香槟区
·法国北罗纳河谷
·德国摩泽尔
·意大利巴罗洛
·美国纳帕谷
v 葡萄酒质量三级标准
顺口:酿造酒的葡萄要有基本的成熟度,且有足够的果味。
新鲜:喝上去得感觉是新鲜的葡萄果实酿造的。
浓郁度和平衡:追求浓郁度的同时要求完美成熟,也就是有足够的酸度和适当的糖分成熟度。
顶级更趋向一种精神上和感官上的愉悦体验。
v 如何选酒杯
白葡萄酒杯
杯身小,可以每次少倒一些酒,保证杯中的酒在喝完之前温度不会升高太多。偏瘦高、收口的白葡萄酒杯适用于所有白葡萄酒。偏胖、杯肚较大的白葡萄酒杯适合酒体饱满、香气层次丰富的白葡萄酒或者陈年老酒。
红葡萄酒杯
杯身大而宽,有利于香气的发挥。
勃艮第杯杯口向外翻,有利于葡萄酒入口时最大面积接触舌尖,增强果香的表达。葡萄酒在杯中更大的表面积也让葡萄酒的香气可以最大程度挥发,让葡萄酒更加芳香。
波尔多杯杯身大,更高大的杯身有利于摇杯和醒酒,聚拢的杯口也有利于收拢香气。
香槟杯
传统上,很多人认为香槟杯应该是瘦长的笛形杯,这样可以更好地观赏气泡。但其实笛形杯非常不利于表达香气,所以高档香槟用瘦高收口的白葡萄酒杯型更合适。
好啦,0-1的科普就先介绍到这里,有了这些常识,至少看到酒单,我们不会再两眼发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