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这是酒度的第143篇原创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作者:佚名      2022-09-22 09:02:22     115

这是酒度VOL的第143篇原创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酒续新盏,书接上回。既然我们说研究酒可以获得诺贝尔奖,那么在中国有没有研究酒成为院士的先例呢?严格上讲,是没有的。虽然研究酒没能当选院士,但研究酒一直都是院士涉猎的领域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国著名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开拓者和奠基人方心芳先生对酒业的卓著贡献。

#01

成就

方心芳,河南临颍人。

1927年,方心芳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同学包括后来著名的工业微生物学家金培松,和我国酒界泰斗秦含章。

毕业后,方心芳进入天津“黄海社”(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开始投身于我国应用微生物学的研究。1935年,方心芳远赴欧洲进修,他走访四国,从师于国际一流的微生物学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地方酒俗文化论文_中国酿酒文化_酿酒与酒文化论文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方心芳立即中断了在海外的访问研究,回到祖国。

1938年,受“黄海社”之命,方心芳赶往重庆,尝试以酒精代替汽油,解决重庆战时能源问题。他发现四川盛产甘蔗,蔗汁制糖后残留的废液(糖蜜)几乎无用,但其中含糖量达到60%以上,完全可以用来发酵生产酒精。为了解决酵母菌中的氮营养源,方心芳别出心裁地使用了人尿。不久,用甘蔗废液生产酒精的作坊在大后方遍地开花,有效解决了重庆的能源问题。方心芳晚年调侃时曾说:“大后方的汽车,原来是靠人尿开动的。”

1950年,任教于北京大学生物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方心芳是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是应用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他从30年代开始收集保藏菌种,为创建中国菌种保藏机构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开创的五棓子酸发酵、长链二元发酵,促进了我国传统发酵工业的现代化。

对于酒业,方心芳亦有不解之缘,参加工作后,他的第一项研究是《唐山高粱酒之酿造法》。他开创了我国研究高粱酒的科学路线,并建立了“中国白酒微生物代谢组分学说”。1951年,方心芳提出改造大曲的主张,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为国家酿酒节约了大量粮食。

#02

汾酒

1933年,方心芳大学毕业没多久,从天津辗转来到山西杏花村汾酒厂。

据说,去的时间是在春天,交通工具是一头毛驴。当方心芳看到路边层层叠叠堆放着的酒糟时,凑上前去,捧了一捧放在鼻子下闻,这一举动被酿酒作坊的掌柜杨得龄看在眼里,杨得龄上前与之攀谈,二人竟越谈越投机。

方心芳在这趟十多天的汾酒之行里,白天搞调查、做笔记、分析化验,晚上,两杯汾酒与掌柜杨得龄促膝交谈。经过对汾酒酿造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方心芳写出了中国酿酒的经典论文《汾酒酿造情形报告》,总结了汾酒酿造实践中的七大秘诀:“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粮必得其实,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

这篇《汾酒酿造情形报告》称得上是我国制曲酿造酒第一部实用性科学论文,对汾酒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1934年,方心芳又与被当时科技界尊称为“西圣”的孙学悟合作发表《汾酒用水及其发酵之分析》,为“中国最早的(酿酒)用水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汾酒酿造之优点,在出品之醇厚郁馥,不在其生产率之高。”

#03

茅台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成都工作会议上指出:“茅台酒要搞到一万吨,要保证质量。”

然而,这个宏伟梦想下的茅台现实很拉胯:茅台1958年的产量是627吨,1975年时是700吨,到了1985年才有1266吨。从这个时候起,国家开始尝试易地建厂生产茅台酒,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50年代末,茅台酒厂在距茅台镇二十多公里的中枢镇设厂实验,首次尝试易地试制茅台,但最后只作出“茅台酒只有茅台才能生产”的结论。

地方酒俗文化论文_酿酒与酒文化论文_中国酿酒文化

1960年,方心芳来到赤水河沿岸实地调查,并派人常住酒厂进行大曲和酒醅中微生物的分离,提出了“茅台酒的特有风味,主要来自耐高温细菌”的论点。

1975年,国家进一步探索易地生产茅台的可能性,专门组织了茅台厂骨干技术专家成立攻关小组,方心芳作为微生物专家入选鉴定组成员。

这次尝试所选地址为遵义市郊十字铺,地形地貌,气温湿度都与茅台厂所在地十分接近。由于当时经费紧张,实验品和未能达到标准的白酒通常会被偷偷卖掉,用以补贴经费,但没有打茅台的牌子,而是叫“茅艺酒”酿酒与酒文化论文,3块钱1瓶,因为好喝,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项目进行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1985年,经过25位专家组建成的鉴定委员会给出了最终的评价:色、香、味、留香、酒质均接近茅台水平。方心芳专门写下了“易地茅台酒试制数年,现已成功,其主要组成部分与市售茅台酒基本相同,实为佳酿。”

这个事情还有两个小尾巴:一是,十字铺这个茅台试制的厂,现在叫“珍酒”,以时任副总理方易所题“酒中珍品”取名;二是,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风味与茅台酒类似的酱香型白酒,蔚然成风。

#04

少康

地方酒俗文化论文_中国酿酒文化_酿酒与酒文化论文

除了心怀祖国,方心芳对故乡临颍也一直心怀感恩。

一次,方心芳在北京的市场上见到家乡临颍出产的颍河大曲,不禁喜出望外,他买了一瓶带回家中。经过仔细研究,他觉得颍河大曲的名字不够响亮,商标设计也不醒目。

于是,他给临颍县政府写信,表示愿意帮助家乡提高白酒质量,创出名牌。信中,他还建议将颍河大曲改名为“少康酒”,并亲自为该产品设计了新的图案。在方心芳的策划和帮助下,少康酒一度成为河南省的优质白酒。

1985年,临颍县就发展特色经济问题,专门进京征求方心芳的意见。方心芳考虑到临颍盛产大豆和小麦,而市场上优质酱油稀缺的情况,建议设立一座酱油厂。这个建议酿酒与酒文化论文,得到积极响应,颍川牌酱油厂成立,1988年,该产品获得了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又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而在酱油厂筹建和发展期间,方心芳与临颍县的通信达50多封,信中事无巨细,谈到了技术细节、人员培训等诸多事项,甚至连商标都为他们设计好了。

1992年3月,方心芳留下遗愿:“临颍乃吾生身成长之地,吾终身求学,而无大就。如有一技之长,应报家乡父老哺育之恩。有生之年,愿尽绵薄,亦望家乡长久发展。”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陈竺院士评价他为:“方心芳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END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白酒门户网www.460.net.cn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