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特香”四特酒,“独特香”

     2019-04-03 12:20:48     170
 中国白酒种类繁多,根据其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十二种不同的香型风格。这十二香型各有千秋,共同造就了中国白酒百花齐放的盛世,其中具代表性的有酱香型和浓香型、清香型等。
  在这十二种香型中有一种香型它以其香型代表酒的酒名来命名,它就是——特香型白酒。四特酒,则是这种独特香型的开创者。
 
 
  作为中国特香型白酒的开创者,四特酒一直以“一口三香,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特香口感为世人称道。早在七八十年代,民间便有“宴请招待,老九不能少”(这里的“老九”指区别于八大名酒的四特酒)的说法,使得四特酒成为一个年代的记忆。
 
  就像“芝麻香”白酒并非是芝麻酿造的一样,特香型白酒也不单指酒特别香,而是指以“四特酒”为代表的,符合相关感官风格及理化指标要求的白酒的统称。“整粒大米为原料,大粬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香俱备犹不靠。”是周恒刚、沈怡芳、曹述舜、于树民、金凤兰、金佩璋、陶家驰等全国知名白酒专家对四特酒的“特香”香型做出的总结认定。
 
  四特酒作为特香型白酒中的典范之作,以其口感独特著称,这背后是四个因素的联合发力:天工古法的传承改良、酒文化发祥地的熏陶浸染、道法自然的精神真髓、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
 
  四特酒原产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药都”和“酒都”——江西樟树。这里“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为酿造四特酒所需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鱼米之乡的丰饶又为四特酒提供了天然优质原粮。四特酒就是以这样的米中珍品整粒入酒而酿,与赣江天然水系淬练交融,幻化出传世“特香”。
 
  独特的自然环境、神秘的微生物链、古老的红褚条石酒窖成就了四特酒数千年的传世特香。但,真正让四特酒“特香”源远流长的,则来自千百年来四特人对特香工艺的传承。
 
  早在明代宋应星的传世典籍《天工开物》中《乃粒》、《曲糵》等篇章就记载下“清江土烧”巧夺天工的技艺精华,清代的“娄源隆”酒楼进一步将“清江土烧”发扬光大慢慢形成如今“四特酒”的雏形。
 
  如今,四特酒一直传承和发展特香型传统古法酿造工艺技艺,以优质面粉、纯小麦麸皮、当天出甑的丢糟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发酵工艺,制得的中高温大曲;以老窖池为发酵容器,采用“续渣混蒸、三进四出”工艺,实行扬冷加曲、低温入窖、长期发酵、分层起糟、混蒸蒸馏、分甑分级、量质摘酒、按质并坛,再经陶坛陈酿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长达100多道工序。
 
 
  “让传统的更传统,让现代的更现代”,在坚守传统酿造工艺的同时,四特酒又结合现代人的消费特征,多年来不断对特香工艺、风味物质等进行研究,持续精进和丰富特香型白酒的风味。
 
  既传统又现代、散发着独特香味的特香型四特酒,受到消费者始终如一的支持和喜爱。坚持创新,恪守品质的四特酒,让消费者有理由相信:“特香”四特酒,“独特香”。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